快看小说网

快看小说网>家祖左宗棠 白社桑落 > 第555章 不受待见的工具人(第1页)

第555章 不受待见的工具人(第1页)

二战时期的舰载机按发动机功率来分,差不多是两档:1000~1500马力是一档,打前半场;1800~2000马力的又是一档,打后半场。

从外观上来说,三七式丙型舰载鱼雷攻击机和三七式丁型舰载俯冲轰炸机其实没有太多的变化,除了后者应用了折叠机翼,主要是换装了动力更强劲的发动机,操作性有较大改善,其他性能也有所改善。

三七式丙型舰载鱼雷攻击机武备没有什么变化,三七式丁型舰载俯冲轰炸机则可以携带500公斤航弹,但与之前的情况相同,还是需要占用较长的甲板。

另外,丁型舰轰又把前机枪捡了回来,事实证明前端火力的价值要远大于其重量,还有之前放弃的防护装甲也安装了上去,而相较于无这几样东西的状态,速度不过下降了5~6千米时。

现在的设计基本算是这架飞机的完整状态了,即便后面再要改进,也无非是在电力系统等方面,但就本国的技术来说,这架飞机也未必能用到那个时候。

除了准备更新换代的舰载机,海军最近还接收了两艘战列舰,但接收了两艘主力舰的海军上下却也都称不上有多高兴,可以说是议论纷纷。

原因倒也简单,因为这型战列舰的状态太过于特殊——

该舰的建造是1937年左念微特批的,标准排水量30800公吨,长239米,宽30。2米,。

动力系统为12座锅炉和4台蒸汽轮机,出力12万匹马力,设计航速29节,海试1小时高速30。92节,3小时全速30。15节,8小时全速29。31节,实际表现要超出预计。

设计上没有什么特色,主要是该舰的舰炮直接使用旧炮,四艘战列舰正好承接三艘老四炮塔战列舰的炮塔。

当然,这种炮塔更替的逻辑跟“前卫”是不一样的,前卫她看上去用了老炮塔,但她的伺服系统是全新的,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人认为“前卫”能跟“衣阿华”掰掰手腕。

但29节型不一样,她承接的整个炮塔系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防护水平有限、液压驱动效率低下、供弹系统落后、电气化水平落后等,因此工作能力要差得多,是正宗的“老太太的假牙”。

指望29节型战列舰跟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碰一碰是不可能的,哪怕不提卡机炮的问题,KGV的主装甲带是15英寸垂直装甲,而且高度十分可观,对于国防军的14英寸舰炮来说,也不可能穿透。

此外,由于没有改变伺服系统,国防军的三联装炮塔依然是不具备单独炮管俯仰的功能的,而散布问题一直到1935年才勉强解决,且只更换了辽宁、吉林二舰,29节型所使用的炮塔都是没有经过更新的。

事实上,三联装炮塔本就不是成熟工具,美国的初期三联装炮塔散布非常糟糕,当然,这更多跟美国人的炮管和炮弹有关,但美国的三联装炮塔的“功劳”还是不小的,而且三联装主炮的投射能力并不能达到双联装主炮的1。5倍,没打算修老舰的美国人干脆弃疗了,意大利的三联装炮塔也同样是样子货,尽管散布略好,但投送量同样糟糕。

至于奥匈帝国的三联装火炮就更是离谱,扬弹机只能装两门炮,实际效率还不如双联装。

而且,更重要的是,中英关系远不

如中日关系,

和德国的合作可能比英国人还多。

而同样的问题也在国防军这里出现,

首先,尽管14英寸舰炮是维克斯的产品,但由于英国人不愿意给全套技术,因此最终并未使用英国的丝紧技术,而是使用了德国的层紧技术,从长远来看自然是有利的,毕竟符合时代进步趋势,但这其中的一系列问题在当年却造成了炮管质量下降的问题。

国防军的14英寸舰炮质量与美军不相上下,同样是最烂的存在,炮塔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因而当年的12门炮的作战效率恐怕还不如8门炮的金刚。

哪怕到现在,就单论火力,即便多一门火炮,29节型的火炮实战表现相较于金刚还是有所不如的。

只能说,必要的时候,拿出来顶一下还是行的,反正绝大多数时候对付的也不是战列舰,把防空伞撑开就够了。

而防空火力自然就没得说了,舰上共装有8座双联装130mm高平两用炮,16座双联装40mm高射炮,8座四联装20mm高射炮,14座单装20mm高射炮,共计有16门130mm高射炮、32门40mm高射炮、46门20mm高射炮。

其中,双联装博福斯的布置都留足了空间,等可靠的四联装底座出来之后,即可换上四联装博福斯高射炮。

除了炮塔,部分次要区域的构件也直接采用老舰的部件,当然,由于早期装甲的质量问题,主装甲带和水平装甲还是用的新装甲。

该舰的作用就是伴随航母舰队提供机动阶段的防御,舰队决战不是首要任务,因此主装甲带采用了19°220mm倾斜装甲的配置。

由于美国那票铁王八大概率不会出动,主装甲带也就看看好了,带嘤传家宝带绿弹轻松打穿,新炮和16英寸炮也不必多说,但对于英美的203mm舰炮来说,那显然是没办法打穿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