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琢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好脾气地颔首。
平康公主的目光在院里转了圈,唇角勾起抹浅淡笑意:“中郎将瞧着,是不是有些奇怪?既有男孩又有女孩,连教书的都是位女先生。”
袁琢缓缓点头:“确是少见。”
平康公主语气柔和了些,忽然凑近半步,状似不经意地道:“这祝姑娘也是知书达理之人,若是在客栈中待得无趣了,不妨来此处当个女夫子。”
她故意顿了顿,看着袁琢的细小神情,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些,带着点笃定的小得意,像在说一件十拿九稳的事:“我瞧着她定是乐意的,中郎将觉得呢?”
袁琢无语了,他总算弄明白这平康公主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了。
“多谢殿下美意,此事我会转告我夫人的。”
平康公主探究地上下打量着他:“聆音察理,鉴貌辨色。贻厥嘉猷,勉其祗植。省躬讥诫,宠增抗极。方才中郎将听到那些孩子们念的了吧?中郎将应当是懂其中的含义吧?”
袁琢心里发笑。
这几句千字文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警告他听她说话要揣摩其中的道理,看她脸色要看出她的心情,听到她的讥讽告诫,他袁琢就要反省自身,受到了她的青眼,他袁琢不要得意忘形,对抗权尊。
“懂。”
平康公主身后侍女上前:“殿下,此处风大,还是”
“急什么。”平康公主悠悠抬手让她退下,目光转向袁琢,“中郎将前来,是为了那桩孩童失踪案吧?”
袁琢眸色微动,未直接作答:“殿下万金之躯,此事凶险,何必涉险?”
“本宫乐意。”平康公主下巴微扬,语气带着惯有的高傲,却话锋一转,“昨日本宫已命人查过,这些年七个被抛尸在空照寺的孩童来,递给他吧喏你看看,这是他们的画像,或许对你有用。”
袁琢接过这七张画像,看见上面画的孩童的模样,线条虽简,却颇为传神:“多谢殿下。”
“不必谢,本宫只是看不惯有人拿孩童做文章。”
说罢,转身便走,侍女们连忙跟上。
袁琢望着她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画像,将其折好揣入怀中。
他转身往寺后走去,赵楫吊儿郎当地跟在后面,嘴里还在嘀咕:“这公主殿下啊,怀瑾握瑜,唯独铁齿铜牙欸中郎将,你看方才那要去礼佛的女子,长得好生标致哎呀,得得得,我闭嘴。”
初冬的日光斜斜地淌进客栈二楼的窗棂,落在摊开的宣纸上。
祝昭手握毛笔,落下了“孔氏,讳珂,字含玉”,墨色在纸上晕开,她却迟迟写不下去。
赤华正蹲在窗边的小几旁,手里捏着把小剪刀,小心翼翼地修剪着一盆蜡梅。
初冬的蜡梅开得正盛,金黄的花瓣,散发出清苦的香气,在屋里漫开。
忽闻楼下传来的脚步声,紧接着是轻轻的叩门声。
赤华放下剪刀,拍了拍手:“我去看看。”
她走到门边,拉开门闩,见是个穿蓝布短打的店小二,肩上搭着块抹布,脸上堆着笑:“袁夫人在吗?方才我们客店收到一个物件,说是给夫人的。”
第63章亦各有行(七)
赤华回头看了眼祝昭,见她微微蹙眉,便问道:“什么样的物件?”
店小二挠了挠头,笑得有些腼腆:“小的也不清楚,方方正正的,看不到里面什么样,只说是夫人的故人所赠,还说见了便知。”
赤华回头看了眼祝昭,见她点头示意,便应道:“稍等,我这就随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