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念看懂了他在问什么。
从董仲舒的对策入手进行回答,可以避开规则的限制。
………
董仲舒知道自己的理论将被后世秦皇驳斥。
天人三策穷尽他一生之所学,其中有多少是为了迎合陛下喜好所作的更改,他最清楚。
那绝非至理。
孔子被秦念质疑“改史”,其他儒生或许无法接受,但董仲舒接受。
他自己就是“改史”之人。
他会曲解孔子之言,使得策论更为可信。
所以他也理解孔子为了推广儒学,以“春秋笔法”书写《春秋》。
他想知道秦念将如何回答陛下的三问。
董仲舒铺开空白的竹简。
朝闻道,夕死可矣。
【秦念:但拿著名灾异天象荧惑守心来说,这种罕见的自然天象就是八十年内必会出现两次,而后世的科学家可以推测出下一次出现的准确年份。】
【秦念:期间不管君王是昏庸还是贤明,它都会准时出现。】
荧惑守心确实是著名的灾异之兆。
尤以始皇帝三十六年的荧惑守心最为著名。
秦念却说这是可以被预测的自然天象?
天幕禁止谎言,此言必然为真。
此言不是“不信天意”这种“主观”看法,而是“八十年内必会出现两次”这样的事实!
秦后各朝皇帝都震惊地望着天幕。
【刘彻:日蚀也是自然天象?】
刘彻认为秦念刻意提及荧惑守心,就是为始皇帝的灾祸异象作解释。
所以他询问日蚀异兆。
他的大父曾因日蚀之事下罪己诏。
【秦念:是。由于日食月食没那么罕见,可以精确到下一次出现的日期。】
刘启已然开始相信“天意不存”之说。
先帝以日蚀罪己,然而日蚀竟是可以被推测出现日期的天象?
这怎么会是天意的预兆?
【李世民:天灾又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