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善谋,听陛下此问却是讷于言。
他自幼博览经史,熟读儒学典籍。
儒家崇古,以古为尊,后世儒生又如何能指先贤之过?
百官中熟读经典的多是儒生,不通儒学之臣亦无法议儒家之弊。
看着寂静无声的朝堂,李世民神情愈发凝重。
【秦念: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有的人觉得自己的权力是神给的,朕可不这么觉得。】
刘彻冷笑一声。
他当然看出秦念此言又是在讥讽他。
当初他向董仲舒问策,第一策问的是历代君王多效仿前人治国,但国家却日渐衰落,难道国家衰落就是天命?
董仲舒以周宣王为证,主张国家的衰落是因为君王无道,如果君王顺应天意施行仁政,就能天下安定。
反过来若是君王不顺应天意,天就会降下灾祸。
这一点刘彻根本就不信。
他要是信,也就不会致力于对外用兵。
正如公孙弘反对建立朔方郡那样,儒家一直反对他对外征战。
刘彻从来不搭理。
但君权神授之说,刘彻采纳了。
因为这可以加强他对大汉的掌控,有利于集中权力。
可秦念此言,分明就是讥讽他需要借助神的名义才能治理天下!
【刘彻:朕的传国玺上,镌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buduxs)?()”
“?(不读小。说)?[(buduxs.)]『来[不读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buduxs)?()”
的人设,嚣张肯定没问题了,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扮演“霸道”。
鄙夷天人感应显然是展现霸道的好机会啊。
其他皇帝都需要君权神授,她不需要,这不就是霸道吗?
剧本她都想好了,接下来其他群成员会讲述各种神迹灾异之说,她就用现代科学观进行反驳。
结果刘彻反手掏出传国玉玺: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她隐藏人设上的老祖宗、始皇帝嬴政刻的。
这对吗?
这位打工人,你扮演的是古人,为什么反驳得如此另辟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