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归是美好的祝愿。
许栀和没有追问是什么书,而是说:“要是能联系上写书的笔墨先生,便有机会做出他笔下的人物,到时候再行分利。”
常庆妤本想说“何至于这般麻烦,直接画就是了”,但是见许栀和态度认真,似乎觉得得到笔墨先生的允许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又默默把这句话咽了回去。
可能,可能许姐姐是想要画出和书中一致的角色,得到笔墨先生的认可。
许栀和见常庆妤只是点了点头,继续听她的话,心底微微松了一口气。
在家中的时候许栀和与方梨说起的时候,方梨也问了一句为什么不直接做?许栀和怔了怔才反应过来,这个时候的版权保护意识,远远不如后世。
或许笔墨先生自己都不在意,但她希望自己能够内心平静地创作话本中的人物,至少得到故事创作者的允准。
常庆妤没问,倒是省了她解释的这个步骤。
“你来,”常庆妤唤来一个小厮,对他说,“你去汴河街的书斋问问,打听清楚问柳先生的住处,请他过来一趟。”
小厮领命退下。
许栀和看着常庆妤十分自然地吩咐小厮,忽然有些被她毫无保留的信任触动。
常庆妤不以为意,双腿晃悠着。常家家大业大,就算赔了银钱,也只是小痛小痒。上个月潘楼街布坊多赚了上百两,这对常家来说算不上大钱,却还是让常大学士在饭后夸赞了她一句。
她心底高兴,但常家其他人就不那么高兴了,尤其是祖父的堂弟、她的堂叔公们。一天天的在母亲身边说“闺阁女儿怎好在外面抛头露面做生意”,好在常大娘子对于女儿的喜好全力支持,只笑着应下,却从不在常庆妤的面前提出让她安安分分待在家中的事情——
面对着难缠的叔公们,常大娘子说:庆妤日后招赘在家,她多一分本事与常家子侄多一分本事,并无不同。
常庆妤看着许栀和,不知道为什么就觉得仿佛在她的面前没什么是自己不能说的,她放轻了自己的声音,似乎有些不好意思,“许姐姐,我是不是太冲动了?”
许姐姐才刚提出来想法,她就忍不住去喊人过来……她这次甚至没告诉兄长常稷轩,就自行做出了决定。
常家书斋的地契父亲虽然没给她,但她毕竟是常家的姑娘,吩咐掌柜多放样东西,不是难事。
“怎么会?”
许栀和摇了摇头,她要是有铺子有人脉,只会比她更为冲动。
“那就好!”
常庆妤又开心了起来,她贴近了许栀和,抱着她的胳膊道,“小时候我觉得母亲那样温和但从不吃瘪很好,后来发现自个儿是个炮仗性子,我学不来母亲的温和从容,不如按照自己的想法走。叔公们无非是担心我赖在常家霸着家财……我要证明即便没有常家,我也能靠自己。”
许栀和安静地听着常庆妤的打算,听到最后一句,摇了摇头:“并非如此,庆妤本身就是常家的人,既然同宗同源,怎么能叫做霸着家财?”
常庆妤愣了好一会儿。
她的思路豁然清晰。对啊,她本身就是常家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