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他的活性炭和他的糖液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混在了一起。
并且静置了超长时间。
然后!
他发现糖液脱色,并且思考原因,尝试用这个方法继续脱色,并且成功复刻出活性炭。
最终,才能碰运气发现活性炭可以给红糖脱色的方法。
章旷为什么让章赤和杜康去赌运气?都说糖酒是一家,以杜康的逆天运气居然能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发现细菌的奥秘。
他万一有可能在制糖环境下狗运气好发现活性炭的奥秘呢?
可惜了,这种亿分之一的低概率事件如果同时发生在一个人身上两次,那就不是运气问题了,是真实力强了。
很明显,现在的章赤和杜康,还没有这个实力。
菜都上桌了,柳永夹起一块裙边,吃了一口,感受着芥末油的辣,有些惊讶。
这个真芥末和后世那种模拟出来的芥末不同,它是非常辣,但没有那么冲的味道,准确的说压根不冲,而是有一股清香。
所以做的王八,是妥妥的辣菜,刺激。
柳永喝了一口酒,才开口:“你想要冰糖?做什么用?”
其实柳永知道哪儿有冰糖。
章旷看了一眼柳永,无语:“你只是去成都逛了个街,游玩了一个月罢了,我是成都人,我能不知道哪儿有冰糖吗?”
和陈尧咨的路走通后,陈尧咨手下的人早就和章旷联络好了,已经开始从成都大规模运送冰糖过来了。
历史上从饴糖,到砂糖,制作是一个很艰难的进化过程。
就算是在唐太宗时期,也因为糖的问题苦恼,还曾经派人去天竺学习那边的制糖手艺。
当然了,主要是因为那边在朝贡时,带来了大晶体糖,让唐太宗惊到了,所以才派人去学习。
但……虽然史书记载的头头是道,但实际上毛都没学会。
他们学得会就怪了,人家天竺能制作大块的糖,是因为人家气温高,熬糖的地方更是热的逆天,所以能析出冰糖。
同样的方法直接挪到大唐用,不考虑环境温度问题,失败率百分之百。
真正的黄冰糖的制作最终还是在大宋初期,在成都出现了。
为什么后世的糖酒会开在其他地方没人参加,而必须开在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