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将论文终稿给他过目了一遍。
经过全市干部大会以后,牛恩久不太想让省大发表这种论文。
可是,他是食品厂的厂长,不是省大的校长,人家的工作他无权置喙。
无论他心里有多腻味,人家的论文还是顺利发表了。
不但发表在了期刊上,还出现在了报纸上!
1月10日,在省报第二版的位置,刊登了一篇题为《滨江第一食品厂党委根据‘鞍钢宪法’精神,依靠广大工人群众,切实加强企业管理》的报道。
用整版的篇幅,详细介绍了《鞍钢宪法》在食品厂罐头车间的试点执行情况。
省报是省委机关报,党的宣传喉舌,面向全省发行。
这篇报道的分量,可不是叶满枝那场发言能比的。
事迹见报以后,食品厂很快就接到了兄弟单位的电话,人家要来食品厂学习先进经验!
……
叶满枝去工业厅开会的时候,被夏竹筠单独留了下来。
“你们食品厂最近闹出的动静不小啊?”
“哈哈,就是推行《鞍钢宪法》嘛,好多单位想来参观学习。”
叶满枝经常来厅里汇报工作,夏竹筠对他们厂的动向还算清楚。
她沉吟一阵说:“你这样强行推行鞍钢宪法,可能会引起其他人的反弹。”
叶满枝知道她说的是牛恩久。
牛恩久虽然面上接受了鞍钢宪法,甚至还积极出面接待兄弟单位的代表,但内心肯定是不愿意在厂里搞大动作的。
叶满枝有时候也觉得自己没事找事,要是跟其他副厂长一样,按照老牛的路子走,食品厂的发展应该也很不错。
可是,如今的团结假象,是靠几位副厂长的退让得来的。
叶满枝与牛恩久相处时,要时刻拿捏分寸,生怕哪个行为打破目前的平衡。
而且牛恩久一言堂的最大危害是,大家平时都听他的,出了事却不是他一个人负全责。
其他分管副厂长要与他一起背黑锅。
陈谦就是最典型的受害者,因为背了两次处分,今年的所有评优都没有他的份。
叶满枝很想与一把手搞好团结,但是不破不立,罐头车间刚出了成绩,她又得了模范干部,要是错过了这次机会,不知又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打破牛恩久的一言堂?
夏竹筠心里对小叶这次的表现还是欣赏的。
该蛰伏的时候蛰伏,该出手的时候出手。
当机立断,毫不拖泥带水。
很多年轻干部缺少,或者说是不敢,有这样的果决。
但她没当面表扬,而是严肃地提醒:“牛恩久是党委书记、厂长,你是他的副手,要与一把手搞好团结。没有一把手的支持,你的工作也是做不好的。”
叶满枝神色郑重地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