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满枝发言的内容,与她评奖的申报材料是一致的。
市里将这个模范干部评给她,很可能就是因为她大力推行了《鞍钢宪法》。
年底工作繁忙,叶满枝那个申报材料又厚得离谱,牛恩久只翻了翻就交给了办公室主任。
申报材料上的内容,他大致有数,但《鞍钢宪法》不算是什么新鲜事,省里不少企业推行过《鞍钢宪法》,有成功的,当然也不乏失败的。
除了最开始那年,有铺天盖地的宣传报道。
这几年已经没什么水花了。
牛恩久当时不觉得在一个车间里推行《鞍钢宪法》有什么特别的。
但是,听了叶满枝的发言以后,他突然意识到,其他工厂推行《鞍钢宪法》都是锦上添花,填补管理上的漏洞。
而食品厂呢?
他们是在条件极其艰苦,甚至称得上恶劣的情况下,推行《鞍钢宪法》的。
将所有人都觉得难以完成的任务完成了,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这不就体现出《鞍钢宪法》的优越性了吗?
*
全市干部大会结束后,迎来了元旦假期。
牛恩久这两天一直在琢磨罐头车间和《鞍钢宪法》。
叶满枝的年终工作总结,也被他拿回家仔细品读了。
“爸,我听说你们厂的那位叶副厂长,在前天的干部大会上大出风头?”
牛恩久盯着面前的稿纸,对于儿子的问话,不咸不淡地哼了一声。
见老牛不搭茬,小牛同志凑到他身边问:“那食品厂是不是也要推行《鞍钢宪法》了?”
他虽然不在食品厂上班,但对他爸在厂里的地位很清楚。
跟在家一样,说一不二。
如果真的在全厂搞《鞍钢宪法》,那他家老牛的话语权真的岌岌可危了。
谁都知道,《鞍钢宪法》走的是群众路线,是一言堂的克星。
牛恩久摘了眼镜说:“罐头车间推行《鞍钢宪法》,确实出了成绩。但是,当时厂里让她在罐头车间搞试点,不过是死马当活马医的办法。其他车间在现行制度规则下,生产经营状况良好,今年的产值还提高了十五个百分点,没有必要强行改变管理方式。”
“人家已经在全市干部大会上发言了,既然有了成功经验,你们厂不推行就说不过去了吧?”
牛恩久不置可否。
第一食品厂是省管单位,就算在全市干部面前分享了经验又能如何?
元旦之后就是春节,大家的注意力很快就会被转移。
《鞍钢宪法》可以在罐头车间继续推行,但是想在全厂推广,还是差些火候的。
元旦假期结束后,牛恩久没在厂里提过《鞍钢宪法》的话题。
叶满枝也没提,但她私下跟牛恩久提前通了气,省大工业经济系的课题组可能要发表科研论文了。
还将论文终稿给他过目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