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精锐部队,如戚继光时代的“戚家军”模式;
增加造炮造铳,添加装备。
若财政宽裕,坚决不会与后金议和,而是选择持久战,甚至联合蒙古、朝鲜进行合围。
对内镇压流寇:充足的军费可以让洪承畴、孙传庭等名将长期统兵,而非因缺饷被迫撤军,导致李自成、张献忠坐大。
而朝廷因财政困难无法有效赈灾,饥民最终加入农民军。若白银充足,可以:
大规模赈济灾民,减少流民数量;
兴修水利,提高抗灾能力;
恢复驿站系统(崇祯曾裁撤驿站以节省开支,结果导致大量驿卒失业,李自成即是其中之一)。
现今白银短缺导致通货紧缩,物价飞涨,百姓负担加重。若银币充足,可以:
稳定市场物价,避免经济崩溃;
促进商业复苏,增加税收来源;
减少对士绅的依赖。
想清各种好处的崇祯帝,呼吸也加重了几分,眼睛睁的老大。
“毕大人,我看这办法确实可行。至于所需的银两嘛,也不必一次性全部到位,可以先制作一部分,然后逐步进行更换。”张好古沉思片刻后说道。
然而,崇祯帝却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叹道:“可是,这大量的银子又该从何处而来呢?”
说罢,崇祯帝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张好古身上。他心里很清楚,这件事情除了张好古之外,恐怕没有人能够办得到。
崇祯帝略作迟疑,终于还是对张好古开口道:“致远啊,为了解决大明银库空虚的问题,恐怕还得有劳你多费心了。”
张好古闻听此言,心中不禁一紧。他深知要筹集如此巨额的银两绝非易事,而且这其中可能还会涉及到一些不太光彩的手段。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毕自严突然插话道:“皇上,若是采用这种方法,恐怕会对那些小国造成杀戮啊!”
毕自严自幼熟读圣贤之书,心中自然有着一份对仁义道德的坚守。他实在不忍看到因为大明银库的问题,而让那些无辜的小国遭受杀戮之苦。
听了毕自严的话,崇祯帝哈哈大笑“毕爱卿,杀戮,血腥,那一场文明的开始,不是充斥着血风腥雨,难道朕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子民易子而食,吃土而亡,还有什么“菜人的称谓,你以为朕不知道么?你们不说朕就不知道么?朕知道,朕也不想说出来,可是,他们都是大明百姓,朕的子民,朕的子民啊!我的子民这样,还管什么仁义,我的子民活着才有仁义”
说道激动处的崇祯帝,眼泪也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