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啥你家不用给’。
‘爷爷奶奶就是偏心你们,哼’。
十二两可是大钱数,哪怕明知道这是汤家给外嫁女的钱,其他二房还是酸还是想要一些,说起来不占理,但是能得点银子,有实实在在好处拿,也值了。
要是掰扯起来,大房二房也有话说的。
三房去奔丧,正是农忙田地收成日子,这俩带着仨孩子躲了清闲,剩下两房天天下地,孩子都晒成什么了,那咋了,三房回来捡现成的吃?
这就不算了?
这般日子过
了十多天,别说三个孩子被挤兑受委屈,汤巧背地里抹眼泪也受不住了,跟爹娘说,六两银子充公吧。
最后林父板着一张脸,把老大老二叫上脸前狠狠骂了一通。
“那是老三媳妇儿娘家给的钱,她爹死了,给她留的银钱傍身,你们好意思拿,传出去,戳我林家脊梁骨,没脸没皮了是不是!”
总之钱最后没充公。
今日提起分家,汤巧问是不是这个缘故。
林虎:“爹没说,爹说树大了就得分,但我想来,估摸是吧。”他不好说两个哥哥不是,别看是嫂子们嚷嚷要充公,但他心里明镜,俩哥哥要不没点惦记心,咋可能由着嫂子嚷嚷这个?
十二两啊,他乍一听,都有些动心。
除了银子还有今年农忙他没出力。唉。
汤巧对分家,有点害怕,又有点期待来。
过了两日,林家三兄弟留下要缴的粮税、自家吃的十五袋粮,便借了板车,架着牛车往城里去卖粮了。一辆牛车不够拉,借了两辆板车。
林大郎说:“牛车咱三人换着赶。”
“不用哥,你和二哥换着吧,我推板车走一走还好。”林虎道。
之前农忙没出大力,现在出出力气。
林大郎和林二郎便同意了。林虎一看,心想他猜的没错,俩哥真跟他生分了些……
三兄弟走走停停,车上货重,走得慢,到了晌午才进城。
东市里。
汤显灵和铁牛出门晚,但也不着急,采买这些东西一回生二回熟,都是老熟人店家的,直奔铺子里,三两下谈好了。
该送的送,不给送的花钱找人力推车送。
本周汤显灵多要了些花椒叶子。
“客人您要了这个,没几日买叶子的人多了起来。”小二一边抓香料上称一边说。
汤显灵闲聊:“是不是八兴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