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在汴河边。
所谓汴河,就是通济渠。
因为汴河再往里走就进入开封了,而码头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聚集地,在人类社会这种地方,就是黑社会聚集地。
所以,朝廷是不会允许鱼龙混杂的码头出现在开封的,于是,码头就在应天府这儿。
因为东京的货运运输量太大了,所以码头直接就强势催生出了汴河上唯一的沿河城市,也就是真正的应天府核心地段。
而应天府和东京之间有一段缓冲,缓冲地带就是应天书院的地盘。
古地图上经常错误的把应天书院标注在应天的西南方。
实际上应天书院处于应天城区的西北方。
准确的说是从西北方到东北方到正东方,这一片,都是应天书院的地盘。
应天书院也不是普通的书院,就跟一座寺庙一样,拥有大量的耕地等,全都是以前的学生的家长送的。
毕竟应天书院还是有推举权和免试权的。
所以这一片地盘很大,而木虹桥处在东京和南京交界处,要走一段时间。
等章旷过来的时候,差点就错过了重头戏。
范仲淹和晏殊相遇在了虹桥上。
晏殊避开着范仲淹的目光。
范仲淹却真诚的上前:“晏大人。”
晏殊转头躲避。
范仲淹非要上去扶着:“晏大人,您受苦了。”
一个真诚的低情商,和一个心虚的老家伙,碰到了一起。
晏殊也是没办法,只能一声长叹:“范大人,我们路旁说,别挡了别人的道。”
按理说大晚上的城外不可能有人。
但这座桥地处两京之间,三更半夜都人不少。
此时,章旷已经赶到,看到两人走到了桥外路边,于是来到桥前,手枕着桥横木扶手,嗑着瓜子。
当起了吃瓜群众。
虽然现在的西瓜是刚从非洲搞回来的,还没法吃瓤只能吃瓜子,但瓜子毕竟也是西瓜产物,章旷又没有公职。
还真就是吃瓜群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