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桐”的立绘已经出现在页面上,点击即可查看她的当前状态。
他轻轻戳了一下立绘卡牌,手机屏幕上立刻呈现出一座卡通风格的公交车站。
游戏里的时间也是晚上,光线昏暗,雨下得正大。
耳机里响起了哗啦啦的雨声。
这个公交车站的设计,与滨海市现实中的车站也颇为相似。
一个二头身的Q版美少女,穿着黄白格纹衬衫和牛仔裤,撑着一把雨伞,静静地站在车站旁等候。
顾知新立刻认出她是“桐桐”。
但有个细节让他疑惑不解——
明明雨下得那么大,公交车站也有宽敞的雨棚,可“桐桐”却不和其他人一起去雨棚下避雨,反而独自打着伞站在外面。
难道是这游戏在制作动画时,特意用这种方式来凸显女主角的存在感?
过了一会儿,一个打着雨伞、拿着传单的推销员来到车站,逮住等车的乘客,一个个地把传单硬塞到他们手里,嘴里熟练地念叨着:“游泳健身,了解一下。”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吧!”
“这推销员的说话口吻,跟我平时在街上听到的简直一模一样!”
顾知新忍不住吐槽道。
当推销员一步步朝“桐桐”所在的位置走近时,“桐桐”似乎不经意地后退了几步,绕到车站广告牌的背后——正好来到了推销员的视线盲区。
随后,她用空着的手从衣兜里掏出手机,专注地盯着屏幕,仿佛世间的喧嚣已与她无关。
推销员果然忽略了她。
等到推销员将传单发给其他等车的乘客,离开车站后,“桐桐”才从广告牌后方的狭窄区域走出来,回到原位。
整个过程中,她的表情始终冰冷淡漠,毫无变化。
“她这么做,是因为不想和推销员交流吗?”顾知新看到这一幕,默默猜测道,“还真是高冷啊!难怪这卡片上给她的绰号叫‘高岭之花’。”
又过了几分钟,233路公交车缓缓停在了车站旁。
顾知新不得不承认,这游戏的细节做得相当不错。
现实中滨海市的233路公交车通常是铰接客车,由两节车厢组成,中间通过一个可弯曲的铰接机构连接。
而在游戏中,233路公交车也保持了这种设计。
雨刷的不停转动,雨水在车窗上的流淌,转弯时铰接部分的弯曲和复位过程,都清晰地呈现在动画里,十分逼真。
“这游戏的动画可都是2D的啊!像这样一帧一帧把细节画得这么清楚,肯定烧了不少经费吧!”
“哪像某些动漫,为了节省成本,打斗过程都做变成了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