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丁忧结束回朝,新的格局已然形成,李东阳最多也就只能捞点残羹剩饭而已。
所以,对李东阳来说,朝堂上的权力更迭,拖的时间越长越好,或者用他的话来说,权力过渡要平顺。
这样等到李东阳回朝,留给他去争取的空间和位置才更多。
“朝局平稳,自然是好事。”
谢迁听懂了这番含义,低头沉吟片刻,却有些为难。
“可是,你我现在,都不过只是赋闲之人,便纵使有心维持朝局,终究势单力薄啊。”
现如今,二人算是建立了初步的信任,也有了基本的共识。
但是,到底该怎么做,却还是个问题。
不过,其实这也并不难想。
朝堂上的事,说到底还是要在朝堂上解决,而李东阳如今不在朝堂,所以,二人当中要出力的,肯定是谢迁。
那么既然要他出力,自然就得有足够的好处。
李东阳脸上闪过一丝了然。
这算是第二局。
事到如今,他们两人其实都心知肚明。
这次的事是个机会。
东宫旧臣的人数虽然不算很多,但是粗粗算来,二三十人总是有的。
论资历和地位,他们两人都不算出挑,想要先人一步,就得靠自己去争。
现在的局面是,跟着别人一起喊着裁撤传奉官,最多只能捞点汤喝。
所以,帮着天子才是更明智的选择。
这一点上,他们是合作者。
可哪怕是合作者,也会面临胜利果实分配的问题。
所以,谁来做合作主导者,自然就会在最后成功时,占据更多的好处。
刚刚李东阳胜了一局,在于他对局势的明晰判断,但他的劣势就是,丁忧的身份对他限制太大,无法对朝堂施加有效的影响。
面对谢迁又一次争夺主导权的尝试,李东阳倒是不慌不忙,道。
“谢詹事难道当真以为,就凭你我,便能够扭转朝局风向吗?”
谢迁下意识的觉得,这话里头有坑,顿时变得警惕起来。
“李学士此言何意?”
于是,李东阳摇了摇头,面露正色道。
“你我今日聚在此处,究其根本,是因陛下今日的召见,所以,真正要稳定朝局的,不是你我,而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