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家人从内部施压,盟友和家臣也在外部劝阻,法扎帕夏却如同巍峨的高山,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按照自己的意愿继续抗争。
为此,他甚至与岳父及其家人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岳父眼见自己的女儿被如此对待,仿佛沦为了次等角色,尊严扫地,心中满是羞辱与愤怒。
亚历山大其实很能理解那位岳父的心情,倘若自己的女儿亚历山大或者奥菲尼亚遭受这般待遇,他同样会怒不可遏。
在这个社会里,各种关系都有着明确的等级之分,而这种等级的存在自有其重要意义——它是确保家庭和谐稳定的基石。
设想一下,若所有妻妾都拥有同等的权力,那么整个家庭必将陷入混乱,分崩离析。
每个女人都会为了自身利益不择手段,相互争斗,甚至不惜谋害对手。
事实上,这类争斗在阿哈德尼亚曾经屡见不鲜,直至后来这些“规定”
开始施行,局面才逐渐得以平息。
出身名门的正妻,凭借其身份和地位,能够有效地压制那些徒有美貌却品行欠佳的妾室。
因为妾室往往更注重自身的美貌,而在品德修养方面有所欠缺,更容易成为引发家庭纷争的源头。
当时,众人都竭力想要让年轻的法扎帕夏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然而,这位如熊一般坚毅的男人,自幼便是个叛逆者,拥有着整个国家都难以企及的坚定意志。
一旦他做出决定,就如同铁铸的誓言,难以更改。
就如同他当初决定杀死前任阿哈德尼亚国王,先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随后历经整整十年的精心筹谋,最终才将计划付诸实施。
正因如此,他不仅与黑人情妇诞下了长女,还对这个女儿宠爱有加。
并非所有父亲对待情妇所生的孩子,都能做到如此。
以伊纳亚夫人的女儿们为例,从血统上来说,她们皆是拥有皇室血脉的公主,毕竟她们的父亲乃是托勒密的父亲——前任国王。
但由于她们的母亲只是妾室,她们在王室中从未获得过任何实质地位,也从未享受过与其他王室成员同等的待遇。
这意味着她们不能称呼托勒密或阿蒙赫拉夫特为兄弟,仅仅被当作伊纳亚夫人府邸中的年轻女士来对待。
然而,莱拉却与众不同。这也是伊纳亚夫人与她结为密友的众多原因之一。
伊纳亚夫人满心希望自己的女儿们,也能像莱拉一样,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对待。
而她之所以不顾一切地试图拯救马特拉克公主,在努力失败后又悲痛欲绝地痛哭流涕,真正的原因也正是在此。
至于伊纳亚夫人联手毒害她的丈夫这一事件,大多数贵族虽然嘴上不说,但在心里都默默认同,觉得她的丈夫罪有应得。
只不过,即便对大多数人严刑拷打,他们也绝不会吐露这个心声,将这一想法公之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