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她向萧锋提过的建议,她想让文字和书籍走进千家万户,能够让普通百姓也能读书认字。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愿望,但她也没想到萧锋都记在了心里,而且这么快就帮她达成了心愿。
随着报纸一张张的印刷出来,从朝廷邸报上刚刚摘抄下来,并经过精心编写的关于“陇西反击战”的文章放在了头版头条。
而此时,周弘则来到排版台前,像个好奇宝宝似的,拿起一个个的铅活字仔细端详。
众所周知,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这古代“四大发明”都源自东方。
但事实上这些技术,只能算是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对实际应用普及的作用并不大。
直到这些技术传到了西方,通过进一步的改进,才真正意义上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在萧锋原先的那个时空里,毕升发明的是泥活字,但目前的这个历史时期毕升应该还没出生呢!
所以,萧锋索性就一步到位,把铅活字做了出来。
“这个活字我们试过很多种材质,最初是用泥刻制后烧成陶,但一是会变形,而是容易破损,后来我们还是过木活字、铜活字。现在看来这种用重银制成的活字最合适。。。。。。”
印刷机是在胡森的亲自主持下完成的,其实最“艰难”的就是活字的材料如何选择。
萧锋只是给他们设计了图纸,但对铅字刚开始并没有给予提示,这主要是怕这些技术人员养成依赖他的毛病,还是要让技术的出现经历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
胡森此时刻意的强调活字研发的艰难,除了邀功请赏,当然也要给萧锋挣点面子。
“说起来,还多亏了萧公公提醒呢!要不是他,我们都没想到过玄丹胡粉中还能提炼出这种‘重银’来!”
胡森还没说完,萧锋连忙打断了他笑道:“胡公公,和你说了多少遍了!不是重银,是铅!”
古人对各种金属的命名都很有随意性,像这铅刚刚提炼出来的时候因为其色泽像银,又比银重,所以大家都叫“重银”,最后是萧锋给定了铅这个名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