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皇帝要亲自“主持殿试”。
这个消息在第二天朝会之后,立刻不胫而走。
虽然距离秋闱还有两个多月,但京里已经陆陆续续有举子到来了。
这些早到的举子基本上都是各地的世家子弟,他们来京里主要还是走门路托关系,为将来进士及第后能够有一个满意的位置提早做准备。
还有一些寒门子弟,有些自负诗名文才的,也早早来到洛京,主要是为了结交各路权贵,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便于受人招揽,或请托举荐。
这些士子虽然目的不同,但对于每一年举试的变化,还是非常敏感的。
今天听说了皇帝要“亲自主持”殿试,立刻有些人开始紧张起来了。
“陛下不是每年都主持殿试吗?为何你们诸位都要如此大惊小怪的呢?”
听着大家在议论,来自江南魏家的魏无忌却有些纳闷。
他这么一开口,在场的众人都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他。
最近刚刚结识,来自颍川韩家的士子韩卫青笑着说道:“无忌兄,你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啊!按制殿试取三甲,这是写在经国大典里的,可是实际上每年院试之后,主考副主考商议出红封名单进呈御览,名次早都定好了。。。。。。”
“是啊!这殿试一向都是走个过场,可谁知道陛下今年打算来真的了!”
另一位来自陇西李氏的近支子弟李洪畴,故作神秘地说道:“还有个消息你们都不知道呢!”
他这么一说果然引来了无数关注的目光。
看着所有人的目光焦点关注到自己身上,李洪畴才慢条斯理的说道:“今年的试题也变了!经论、诗文这些占比只有三成,能不能中主要靠策论!据说皇帝陛下亲自出题,一题三策论!而且经论诗文的题目也都出自御裁,题目考试当天才由宫中送达,当场拆封,当场宣读当场答卷!”
这番话一出,众人顿时一阵喧闹。
有些人已经迫不及待地离开了茶楼。
在这些应试举子之中不乏来混功名混出身的不学无术之辈,以往在考试之前,考题其实早就流传甚广了,甚至还有一些民间私塾能够拿到今科试题提前给学生们预习复习。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寒门学子真正能晋身进士的寥寥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