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小说网

快看小说网>假太监跟宫女 > 第236章(第1页)

第236章(第1页)

第236章

“三段击”是萧锋穿越前的时空,十六世纪所出现的一种战术。

当时的火枪还是火绳枪,有装填和射击的速度相对较慢,火枪无法连续射击,所以战场指挥官就利用战术方式改进了射击的轮次,以达到在短时间内可以持续输出火力的作用。

根据《明史》记载,明朝初期平定滇南的将领沐英,因为使用火枪对付滇南地区特有的战象时,因为火药装填速度太慢,导致火力输出不持续,很容易被敌军一冲击溃。

于是沐英让士兵们分为三人小组,由最前排的火枪手射击,后排的射手负责装弹和递换火枪。

但是每次射击完后的间隔,如果敌人相距较近,骑兵就会趁机冲锋,火枪队依然会受到很大的损失。

所以后来有人建议将火枪队先分三排,第一排射击完后第二排射击,第二排射击时第一排和第三排交换位置,到后方装填火药弹丸。

第二排射击完后再第三排射击,第二排同开始的第一排交换位置,补充弹药,第三排射击完后再由第一排射击,这样一来间隔的时间大大的缩短了。

如此三列交替装弹、开火,可以使原本射击一次需要一分钟甚至更久的射击效率一下子提升三倍。

同样的战法在曰本战国时期也出现过。

长筱合战中织田信长的铁炮队击败了武田胜赖的骑兵,用的也是三段击。

而且非常巧合的是,织田信长所用的“三段击”,正是沐英最早采用的一人射击两人装弹的方式。

射手射击之后,由第二名士兵接过火枪并从前端装入火药,捣实之后装入枪弹。

第三名士兵同时从后方调整火绳的位置,将扳机移至原位,然后把火枪递给射手,从而实现不间断射击。

但是织田信长的“三段击”是固定的,战阵前放安置了防马栅栏,这样做的好处是士兵可以无惧骑兵的冲击,安心的输出火力,但是一旦对方逃跑,想要追击就没那么容易了。

当时火绳枪虽然比弓弩威力大,但是火枪射击完后要经过放入火药,放入铅丸,从枪管下抽出通条,捣实铅丸和火药,在点燃火绳瞄准敌人,射击完后还要清理枪孔。。。。。。使用步骤非常麻烦。

而萧锋从一开始设计火枪的时候就跳过了火绳枪,直接采用了燧发式火枪和“纸包定装弹”。

除了瞄准之外可以节省一半的装填时间,火绳枪放一枪大约要一分钟,而燧发枪则大约为半分钟,熟练的士兵最多也只要20~15秒左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