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已经算是长成了的小万历,并不了解这些事情。
“王侍郎,皇爷爷……”
王言摆手,打断了看起来很着急的小万历:“王爷、世子,臣实在无能为力了。早就看过了,臣再看也是一样的。”
“那你就再开一些药,让父皇舒服一些。”裕王叹了口气,很是表现了孝心。
王言扫视了一圈在场等着嘉靖咽气的大臣们,拱了拱手,起身随着裕王进了万寿宫内里的正殿。
在殿中的道台上,嘉靖斜靠在那里,吕芳在一边弄着毛巾,黄锦抹着眼泪给嘉靖扇风。
“怎么?来看看朕咽没咽气?等不及当皇帝了?”嘉靖笑呵呵的看着亲儿子。
裕王和小万历直接跪地磕头,不等他们说话,王言说道:“陛下,是裕王爷让臣再来给陛下看看,开副药舒服一些。”
“不必了,朕的身子,朕最清楚,已然油尽灯枯,回天乏术了。”
嘉靖看着王言,缓缓说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还是有才的,这词作的好。”
“陛下乃是一代圣主明君,平倭寇,灭鞑靼,逐瓦剌,与民减负,百姓安居乐业,我大明之富裕历代未有,陛下文治武功,震古烁今,实乃雄主。”
“你给朕议谥号呢?”嘉靖瞥了王言一眼。
“陛下最是知道臣了,臣说的是实在话。”王言拱着手,脸上都是忠诚。
虽然王言说的那些都是他自己做的,在这其中的关键确实无可代替,但另一方面来说,嘉靖这个皇帝的重要性也是相当大的。没有嘉靖的支持,很多事情也不能那么顺利。
历史上的嘉靖,是弄权谋、搞党争、炼丹修醮、奢侈铺张的皇帝,不说多么的昏庸,但总体评价肯定是负面偏多一些的。
然而现在的嘉靖不一样了,于他的在位时间,大明朝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弯,对内各种的改革、镇压大户,重新调整、平衡分配结构,大大的提高了生产力,对外打没了倭寇,打没了鞑靼占据了草原,渐渐的开始实治东北,对西南的各种土司进行更进一步的治理,也要渐渐达成实治。
民间思潮涌动,有影响力的进步思想不断提出来,百姓们生活开始宽松,经济繁荣,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国库充足,国力强大,国家强盛,真是达到了日出东方唯我不败的境地。
嘉靖可以说是文治武功占全了,论各种的功劳,在过往的许多皇帝中,也绝对是站前排的。甚至就连他十分铺张的修建的各种工事,也因为不征发劳役而给百姓发工钱的举动,成为了积极正面的事情。
这上哪儿说理去呢?
嘉靖无力的摆了摆手:“这些年也苦了你了,朕也算是没有负你。都出去吧,让朕跟儿子、孙子说说话。”
王言跪地,咚咚咚就是磕了三个响头,转身走了出去。
万寿宫之外,风很大,下雪了……
??日常感谢打赏、投月票、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