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明年才能完成的三个项目,不仅提前结项,后续进账也及时到位。
接着,公司投资部通过几次会议沟通,惊讶地发现老板变了——
从原来的投资稳中求进,变成了关注风险和收益。
什么意思呢?
就是老板突然想搞钱了。
一点钱还不行,得大大的搞钱!
其实对于邵氏这样的老牌巨头来说,随着经营时间越来越长,内部的人和事,以及外部的各种决策,都无可避免趋向“疲怠”。
这是国内大企的通病。
当然这也涉及到一个“创业”和“守业”策略的问题。
邵浔之从前对自己的定位是“继承者”,他要做的是延续邵氏辉煌,划重点:延续。
如今,在对比了边月和自己在事业上的追求以后,他发现“延续”远远不够。
才惊觉自己原来一直都待在舒适圈里,怎么从来没想过让邵氏在他手里走向另一个高点呢?
如今邵奇峰已经完全撤退,过上了钓鱼养老的生活,二叔邵奇东严格遵从祖训,从不插手企业日常经营,换句话说,如今的邵氏,邵浔之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和掌控力。
他是有这个条件和资本的,只是他从来没将自己的定位放在高处。
其他人也不觉得他选择当个“守业者”有什么问题。
毕竟,邵氏已经足够庞大,不需要再“开拓进取”。
连他自己都这样默认了,直到被边月刺激。。。。。。
各部门经理偷偷打听:“邵总最近是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吗?”
秘书从一堆文件里抬起头,眼神还是懵的:“。。。。。。啊?不清楚,不知道,干就是了。”
经理们对视一眼。
好嘛,秘书也不正常了。
当谁不知道从前你跟邵总两个人,全公司出了名的提前下班!
。。。。。。
边月并不知道邵浔之的“拼”是因为受了她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