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教授,这批从岳麓书院复刻的秦简里,关于阿房宫的记载又出现矛盾了。”熬得眼睛布满血丝的研究员小王推了推眼镜,将一片处理过的竹简小心的翻转过来,说道:“您看这处「作大匠营」,按《秦律十八种》的规制,应该是……”
“先别管这个。”挂着两大眼袋的李长林教授摆了摆手,说道:“去把岐山征集来的民间笔记拿给我。”
“老师,您什么时候开始信那些野史了?”隔壁座的张博士有些惊讶,自己这老师之前可是一直对他们说,那些神神叨叨的记载,一个比一个假的没依据的。
现在居然主动研究那些野史了?
李长林教授神色有些木然。
那不然呢?
连歼星舰都出来了,还是一个正史记载上位高权重的官员刻写的!
现在就是有人跟他说《拾遗记》里秦始皇会外星人的事是真的,他都敢先信上三分!
“找到了!”就在这时,不远处一个博士生手指颤抖的指着屏幕上的一张图片,又是震惊又是不可思议的说道:“这里有关于南天门的记载!”
“仙秦???”
“等等,这是秦朝一个方士的札记?”
“额,确实是方士,但这可是目前找到的唯一与南天门有关的记载了……”
“先看看说了些什么……”
众人还是内心深处还是对其可靠性持质疑态度的。
因为那时候的方士主要从事炼丹、求仙等活动,他们的言论以及记载往往也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与迷信成分。
而历史研究注重证据的相互印证,单一的、孤立的记载都很难作为确凿的历史依据。
“仙秦之时,于极北之地,启南天门之谋,通天地之奥,御龙气之威……”
“这个……”
看着就像是酒后胡诌的啊……
众人面面相觑,都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想法。
“这里也有!大家看这段,命巴郡献玄铁三百石,齐地贡云帛千匹,集方士百人于九原,筑……额,后面的字被腐坏了,但能看出是在筹备大型工程!”
“极北之地、物资征调?”
“这南天门到底是什么?军事要塞?还是……”
“上面该不会是弄错了吧?其实这个工程在地球上,并不在月球上?”有人小心翼翼的问道。
李教授听到这话,微微摇头,说道:“在我国文化中,南天门向来被视为天界的入口,是神话中连接人间和天庭的重要通道,而月球在古代就被视为与天界相关的神秘天体,可以视为一个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地点,与神话中的天界概念相呼应。”
“加之歼星舰这样的大型科幻设施,在地球上很难找到与之相应的实际存在,倒是在月球这样的特殊环境中,存在的可能性更容易接受。”
笑话,歼星舰就不说了,就连解冻技术就超越了现代,而这些先进的技术和设施,如果存在于地球上,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和研究,很可能会被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然而,至今在地球上都没有发现相关迹象。
所以从概率上来说,这些设施存在于地球以外的可能性增加,而月球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自然成为了一个可能的存在地点。
当然,也不排除它们可能被深埋在海底深处,地下极深的洞穴,或者被特殊的技术所掩盖。
所以,地月两边都要找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