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独身一人站在元大都的宫殿内,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御阶之上那把已经布满尘埃的椅子,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既有渴望与向往,也有着无尽的挣扎与矛盾。
“殿下,您是否想要上去坐坐呢?”
突然间,一阵清脆悦耳的声音传入朱棣的耳中,让他不禁吓了一跳,整个人都恍惚了起来,仿佛灵魂都要脱离身体一般。
待额头上的冷汗缓缓滴落,朱棣才终于回过神来,转身看清了来人,心中暗自有一丝庆幸。
他结结巴巴地解释道:“王妃,切莫胡言乱语!本王并没有那个想法……只是今晚失眠了,所以出来随便走走而已……嗯?王妃,你为何会在这里?”
并非朱棣胆小,实在是因为坐在那张龙椅上,便意味着造反。且要造反的对象是朱元璋,这让朱棣感到无比恐惧。
“无论殿下坐在何处,妾身都会永远陪伴在殿下身旁!”
徐妙云用深情且坚定的口吻说道。她的话语如同春风般温暖,给朱棣带来了一丝慰藉。然而,朱棣却深知其中的风险和后果,他无法轻易做出决定。
朱棣默默无语,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迷茫和担忧。他知道,一旦踏上这条路,便是万劫不复,但内心深处的欲望却又不断涌动。
王妃静静地站在一旁,无论朱棣做出什么决定,她都会默默地支持他,也愿意跟随朱棣一同面对未知的命运。
朱棣缓缓地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心绪平静下来,然后轻声问道:“王妃,你难道就不怕……”
徐妙云并没有丝毫的犹豫或退缩之意,她微微一笑,眼神坚定地望着朱棣,轻声回答道:
“呵呵,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妾身与殿下本夫妻一体,自然应该同甘共苦、生死相依。无论殿下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妾身都会毫不犹豫地陪伴在殿下身边,不离不弃!”
徐妙云的声音坚定而又柔和,仿佛一股清泉流淌在朱棣心间,让朱棣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和力量。
朱棣听后,心中感动不已,又是盯沉默了许久才笑了起来。
“哈哈……”
徐妙云颇为不解的问道:“殿下笑什么?可是不信妾身?”
“不是,绝对不是。谢谢你,妙云。我朱棣此生能娶到你这样的妻子,真是三生有幸。我只是在想,在京中被喻为女诸生的徐家大小姐竟也通市井俚语,以鸡犬自比,哈哈哈……”
朱棣笑着解释了一句,徐妙云白了朱棣一眼,淡淡的说道:“殿下要不与妾身对诗?”
朱棣闻言,脸色微微一变,心中暗自叫苦不迭。他虽通四书,但更喜刀枪。对于诗词歌赋这种高雅的艺术形式,朱棣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
而徐妙云则是出身名门,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文学素养颇高。两人若是对起诗来,朱棣自知肯定会输得很惨。他深知徐妙云的才华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