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彤一脸郑重地吩咐许嬷嬷道:“你去告诉滕克一声,咱们定国公府人员简单,不必像其他府邸那样晨起请安,让衣诺安心睡到自然醒就行。”
“还有,午膳也不必聚在一起吃,各自在院子里用就好。”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关彤就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
她匆匆洗漱完毕,唤来许嬷嬷,说道:“走,陪我去库房清点一下东西。”
但她见关彤一脸认真,便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得随她一同前往库房。
到了库房,关彤仔细地查看每一件物品,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
“大雁准备好了吗?”
“成聚德的糕点买到了吗?”
“台酒呢?”
许嬷嬷则在一旁耐心地回答着关彤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回答得十分详细。
其实,关彤心里很清楚,这些事情本应由管家和许嬷嬷去安排,她完全不必如此费心。
然而,尽管如此,她内心的不安仍然难以平息。
毕竟,这是她第一次与亲家见面,她非常担心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否得当,是否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她深知自己的身份特殊,作为长公主,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如果在礼数上稍有不慎,恐怕会被人指责为不懂规矩,甚至可能会让亲家对她的儿子产生轻视之心。
更令她忧虑的是,她害怕京城的贵妇们会在背地里议论衣诺。
毕竟,衣诺当年是以农女的身份嫁给滕克的,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她使用了不光彩的手段才得以高攀。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关彤特意为衣诺准备了一份丰厚的聘礼。
这份聘礼不仅是关彤对衣诺的认可和重视,也是经过皇上同意的。
按照当年成亲时世子夫人的身份,这份聘礼共有七十二台抬,可谓是极尽奢华。
关彤之所以这样做,原因其实有很多。
首先,通过准备一份丰厚的聘礼,能让亲家感受到他们定国公府对衣诺的重视和诚意。
其次,关彤也考虑到了可能会出现的闲言碎语。
在社交场合中,总会有些人喜欢对他人的事情评头论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