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博连忙说道:
“大人,咱们礼部掌管着文教礼仪之事,在文人墨客中颇有影响力。
只要大人一声令下,召集一些善于笔墨的文人,
再拨些银两,办个类似组织并非难事。
咱们可以刊印一些文章,讲解四书五经以及礼仪,
再分出一部分来,专门揭露淮南王新政的弊端,
让百姓们明白这新政不过是淮南王为了一己私欲而推行的,并非真心为了百姓好。”
纪如渊听了,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思索。
他站起身来,在书房里来回踱步,过了一会儿,停下脚步说道:
“此计虽可行,但要想办得有声有色,与那杂报抗衡,还需好好谋划一番,
李文博,你且说说,有何计划?”
李文博见纪如渊有了兴趣,心中一喜,连忙说道:
“大人,首先咱们要选一个合适的地点作为刊印文章的地方,
这地点既要隐蔽,又要方便文人墨客们聚集交流。
下官觉得,城西的那座废弃书院就不错,
那里地方宽敞,又少有人去,正好可以取用。”
纪如渊想了想,说道:
“废弃书院?嗯,那地方倒是合适,接着说。”
李文博接着说道:
“选好地点后,咱们便要召集文人,不是还有一些进京赶考的读书人在嘛,
到时候大人可以以礼部的名义,发出召集令,邀请他们来相聚,
到时候许以重利,让他们为咱们撰写文章。
这些文人平日里自诩清高,但面对名声的诱惑,想必也不会拒绝。”
纪如渊冷笑一声,说道:
“哼,文人大多贪名利,这倒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