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飞鸟尽良弓藏,大周还未真正大一统,若是并非他入政事堂,圣上有意其他人,他这些年的官,真正白做了。
程子安沉吟了下,说了对户部的计划:“政令的好坏,关键在于执行。户部经过臣的清理,敢说吏治清明,官吏们都在踏实当差。继任之人,只需忠厚稳重,守住现状即可。”
圣上唔了声,问道:“你可是有意方寅接任户部尚书的差使?”
方寅这次回京,程子安与他详谈过,他既想回到朝廷中枢做官,又舍不得在云州府主政一方的自在。
每人的性情不同,程子安当然不会勉强方寅,且他以为,方寅左右不定,源于他的逃避心理。
在京城中枢做官,肯定要比地方上要拘束,朝臣们尔虞我诈,到处都是陷阱,一不小心就踏了进去。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这是永远无法避免之事。
要做事,就不能怕事,必须迎难而上,直面所有的风雨,
方寅的犹豫不决,正好让程子安有了新的想法,制定官吏考评以及任用的详细标准,先在户部推行,进而推向六部,地方。
程子安道:“臣一时也确定不了,户部的几个侍郎都还不错。臣以为不若考核,竞争上位。首先做出考核细则,每条细则根据事情的重要与否,分数高低不同。为了公平公正,他们在这期间只顾着高分的项目,故意有所偏向,臣建议考核暗中进行,他们所有人都不知晓细节,以半年为期,最后总分最高者胜出。”
圣上仔细琢磨了下,当即应了:“你做事细,此事就交给你了。到时候你呈上来,我来亲自主持此事,我就不信了,在我的眼皮子底下,能出现尸位素餐的庸才!”
程子安当然不会将如此大的权力,独自交予圣上之手,他更深层的用意,是在分皇权。
圣上日渐苍老,已经开始考虑继承大统的儿子,话里话外,也问过程子安几次,都被他四两拨千斤挡开了。
身份不同,对同一件事的处理方法也会不同。两个郡王甚至几个小皇子,他们都不算太蠢,现在展现出来的,当然不是治国的本领,而是一个好儿子,好皇子的模样。
等到坐上龙椅之后,对着自己的江山社稷,行事与考虑事情的方式,肯定会发生变化。
皇权不能过大,相对之下,朝臣官员的权利也不能过大,任何的权利都要有制衡,就算以后选出来一个不成器的君主,或者出现大奸大恶之臣,彼此有了约束,朝政局势也不会受到大的冲击。
不过程子安当下也没有提出反对,考核的细则琐碎繁多,以圣上的精力,到时候他自己都会打退堂鼓。
饭后,圣上再与程子安商议了一阵律法之事,“你也累了,回去好生歇息,待到这件事过后,我允了何相的致仕,你进入政事堂当值。”
程子安施礼告辞出宫,此时的朱雀大街上,除了酒楼铺子还张灯结彩,街头已经人迹稀少,只爆竹声还没断,不时噼里啪啦在夜空中爆开。
回到府中,程峭还未回屋歇息,在程箴的指导下,乖巧坐在案桌前写大字。
见到他进屋,程峭双眼霎时亮闪闪,脆生生喊道:“阿爹!”
程子安笑着应了,“可是白日又躲懒了,晚上要赶着补功课?”
程峭拉长声音,不依道:“我才没躲懒,是我主动要多写五篇大字!”
程峭聪明伶俐,识字极快,她却淘气得很,贪玩,经常想法子躲避写字读书。
程子安抬眉,咦了声,“难得难得!”
程峭气得哼哼,扭过头去不理他了,崔素娘笑道:“阿峭现在懂事了,说好了不会再贪玩,你可真是冤枉了她。”
程子安马上赔不是,“是我不好,对不住,你小人儿有大量,原谅阿爹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