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看,卢云琛是想延缓对方归营的时间,但要想拖延,最省力的办法其实是毁掉木材,这对背负木材的几个队员来说再容易不过,那几个士兵见木材损耗,无法交差,一定会折返补充木材。
现在雾气四起,天色未明,是甩掉那些蛮夷兵最好的时机,山林里地势崎岖,陡坡、岔路密布,卢云琛一队又沿路勘探了那么久,想脱身还不简单?
至于军备物资,毁不了,拖延这么一段时间也够了,士兵回营通禀木材损耗再重新搬运木材的工夫,他们借绳索下山回军营调兵追击也不是不可以。
卢云琛要是意识到已经过了任务限时,仍不放弃木材搬运,一定是铁了心要毁掉那批军备物资。
不是为了拖延,那他不让蛮夷兵入林回营就只有一个原因……
他是不打算让他们回去。
这便是卢云琛想要制造的混乱。
接下来,当然就是嫁祸,贼喊捉贼。
嫁祸给谁,当然是汉军。
这是玩的一招置之死地而后生,金蝉脱壳。
当敌军怀疑营中混入了汉军的细作,那场面,一定够混乱。
下面的一幕也验证了沈亭修的推测。
当他看到卢云琛和队友合作成功掩杀了蛮夷兵,卢云琛还从其中一人身上取下了一枚特制玉令,就大致窥见了计划的全貌。
他随即也想到,卢云琛此举除了为引起混乱,应该也是为了替自己现身解决麻烦。
看到卢云琛作势抬起右手劈向自己左臂时,沈亭修的心跳都漏了半拍,直觉告诉他这很有可能也是卢云琛的设计,想要激将自己现身,但他还是没有刹那犹疑,点燃火把大步走了过去。
如果真是计,他也认栽,虽然他本想一直处于幕后,借机考察卢云琛率队执行任务的水平,但有的险,他不愿冒。
如果卢云琛当真存了自残左臂伪造伤势,换取敌军信任的心思,他绝不会允许自己人作出这么大的牺牲。
哪怕仅有一丝可能,也不行。
何况这是文丘,在他心里,不同于其他任何人。
事后沈亭修自省,如果换作是朱冀,换作何翊云或是尹从睿,对他用这招不算高明的激将,他怎么也不可能上钩。
虽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是他对一众将士的许诺,但之于文丘,他应当再添上一句,“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在遇到卢云琛以前,他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风月不动声色,万古如常年。
遇到卢云琛以后,他很难再回忆以前一个人的戎马生涯,因为他不敢想象,没有文丘的朝暮,该有多寂寥啊。
从前,他满心只以霍去病为目标,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就已是最高的愿景,但有个人懂他的琴,懂他杀伐剑意背后的彷徨,说“等到四海升平,盛世初现,良仲当做一个远行客,诗酒华年,才不负少时心愿。”
他当真了。
做一个远行客吗……
如果是和文丘一起,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