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气氛变得愈发融洽。
双方又就一些具体的细节,比如合同拟定的时间、看正式合同文本的安排、下一步需要准备的材料等,进行了简单的沟通。
看看时间已近中午,赵立志热情地发出邀请:“苏同志,鹤同志,林同志,几位远道而来,又为我们海市带来了这么好的投资项目,于公于私,我都该尽一尽地主之谊。
中午我在附近的老饭店订了一桌便饭,几位务必赏光,我们边吃边聊,也算是我代表工商局,为几位接风洗尘。”
苏青靡与鹤南玄对视一眼,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落落大方地应承下来:“赵局长太客气了,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他们深知,在华国,很多事情的推进,往往离不开饭桌之上的沟通与情谊的建立。
这顿饭,不仅仅是接风,更是双方合作关系正式确立的一个象征。
一行人起身,在王海和赵立志的陪同下,走出了办公室。
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明亮地洒在光滑的水磨石地面上,也映照在每个人神色各异的脸上。
苏青靡的从容,鹤南玄的沉稳,林墨轩的欣慰,王海的兴奋,赵立志的期许……共同勾勒出一幅改革初期,政府与民间资本携手,共同开拓新天地的生动画面。
吉普车再次发动,载着众人驶向不远处的饭店。
海市的天空,湛蓝如洗,预示着一段崭新的商业传奇,即将在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里,揭开它的序幕。
夏末的海市,空气中已然弥漫着盛夏的黏腻与喧嚣。
但比天气更热的,是这座城市悄然涌动的经济热潮。
街道两旁,梧桐枝叶繁茂,为行人投下片片阴凉。
崭新的自行车铃声响彻街头,间或夹杂着几声清脆的“凤凰”、“永久”牌出租汽车的喇叭声,与有轨电车的“叮当”声交织成一曲属于八十年代独有的城市交响乐。
工商局旁边那家国营“海市春风饭店”,门面已然翻新,不再是过去那种灰扑扑的模样,明亮的玻璃窗擦得锃亮,隐约能看见里面崭新的桌椅和雪白的桌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