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一打问,原来这位不速之客是韩缜,那便不足为奇了。
韩缜乃韩绛、韩维之弟,三兄弟生于显赫门第,同榜高中,同朝为官,后来也都身居高位。
王安石同韩绛、韩维相识更早,与韩缜结下深厚友谊是在熙宁二年进京之后,彼时与韩缜毗邻而居,“羁旅儿童得近邻,相知邂逅即情亲”。遂相与游,结为挚友。
韩缜以“喜事口腹,每食必殚极精侈”闻名。据史料记载,他性嗜鸽,且非白鸽不食,如果不是白色的鸽子肉,入口即能分辨。
他也爱吃驴肠,且要求很高,一须新鲜,二得脆美。为满足主家的口腹之欲,其府上的庖厨往往会事先将一头活驴缚于灶房外面的柱子上,待下人来报,便取刀刺驴腹,生取其肠,治净后调和五味以进。
韩缜此前常遣人来吴记预订雅间,迄今尚未得偿所愿。
此番多半是得知王介甫请来吴掌柜掌灶,二位兄长又应邀过府作客,是以便厚着脸皮随哥哥同往,意欲一饱口福。
事实确如吴铭所料。
韩缜没别的嗜好,唯独好吃,京中但凡稍有名气的食肆早已吃遍。
这吴记川饭他此前从未听闻,上月赐酺宴后,突然声名鹊起。
起初并不在意,因献肴于御前而得名的食肆所在多有,名实未必相副。
直至十日前,官家竟召其入宫设摊,这可是破天荒头一回!
能教官家念念不忘,足见吴记的菜肴确有不俗之处。
韩缜立时遣人预订雅间,岂料吴记的生意端的红火,竟是一席难求。
报出自己的名号亦无济于事,排在他之前的尚有诸多当朝要员、皇亲国戚,怕是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轮到自己。
三日前于三哥府上小聚时,听兄长提及王介甫旬日家宴之事,韩缜当下便动了心思。
今日一早,他早早至三哥府上作客,待到启程之时,便厚颜随三哥、五哥同往。
他同王介甫虽然交情不深,但素闻其生性豁达,此番得两位兄长相携,左右不过添副碗筷的事,想来无关紧要。
“真个羡煞韩某!”
五人围炉茶话,韩缜大发感慨:“我早闻吴掌柜手艺卓绝,有意到店一探,怎奈吴记雅间一席难求,始终未能如愿。介甫何以能延请其上门掌灶?”
王安石笑道:“我上月相邀亦遭推拒,此番是假借长女庆生之名,方得偿所愿。家中孩儿同吴掌柜格外亲近,我与诸君却是借了稚子的东风。”
众皆抚须大笑。
后院里,王蘅风风火火闯进王芷的闺房,不待站定,便扬声唤道:“姐姐!大喜事!”
“???”
“吴川哥哥此番特意为你备下一份生辰礼,我适才略略扫过一眼,似是以滴酥制成,绘出好些花形,几可乱真,比我的脸还大哩!”
“小妹又来哄人,滴酥岂能绘成花形?”
王芷学过滴酥,虽算不上精擅,却也知晓此技法绘不出繁复的图案。
“千真万确!蘅儿几时哄过姐姐?不信便去亲眼瞧瞧!”
“这……”
王芷见妹妹说得斩钉截铁,心下好奇,却又念及出入灶房与自己的淑女形象不符,迟疑道:“怕是不妥……”
“有何不妥?”王蘅不以为意,“咱去瞧瞧吴川哥哥送你的礼物,有什么打紧?走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