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小说网

快看小说网>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故事背景 > 第1264章 罗明义点拨清仁陈丽甄安排按摩(第1页)

第1264章 罗明义点拨清仁陈丽甄安排按摩(第1页)

东投集团现在是人心惶惶。刚刚市委副书记周宁海下来调研,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就已经砍掉了五个片区分公司。

这消息像一阵凉风,吹散了八月的暑热,却也给集团上下近两千号人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霜。原本热热闹闹、颇有规模的集团,仿佛一下子被抽掉了好几根筋骨。

按照东投集团前任掌门人、也是前任市长齐永林当初制定的宏伟蓝图,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和体量扩张,最终要在全市九县二区都设立十一家片区分公司,实现全域覆盖。齐永林这个设想,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背后藏着三层心思。

这第一层,摆在明面上,是为了增强集团的影响力和管理效能。分公司设到县里,等于把集团的触角伸到了东原的每一个角落,既能更直接地参与当地建设,也能更有效地掌控地方业务,形成“集团-片区-县区”三级管理网络,听起来气势十足。

第二层,则更深一些。齐永林是想让东投集团开枝散叶,深度参与到每个县的发展进程中去。他盘算着,让各个片区分公司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那么,县里的大项目、重点工程,自然就绕不开东投集团。在齐永林看来,尤其是在东原这样的内陆贫困地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经济建设的主力军还得是国有企业。城市建设、重大项目,离不开国企扛鼎。政府的职能会逐渐转向管理和服务,很多政府不便直接出面或者操作的事情,都会交给像东投这样的国企来承办。这既是责任,更是机遇,意味着巨大的资源和权力。

第三层嘛,就带了些不便明言的私心了。多设一个片区分公司,就意味着多出一整套领导班子和干部职数,总经理、副总经理、科室负责人……这一连串的职位,能解决多少人的级别和待遇问题?集团一千七百多号职工,谁不想有个盼头?有了这些位置,就能更好地安抚人心,凝聚队伍。对于齐永林这位前任市长、东投集团曾经说一不二的一把手而言,他需要的是那种一言九鼎、如臂使指的绝对控制力。一个庞大而听他指挥的国企体系,无疑能极大地增强他的话语权和行动力。

然而,这种“独立王国”的倾向,正是现任市委书记于伟正无法容忍的。于伟正是组工干部出身,对党委织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看得极重。他敏锐地察觉到,东投集团在齐永林的经营下,已经有些尾大不掉,市委、市政府的声音在那里变得微弱,集团大小事务几乎都是齐永林一人拍板。市政府每年拿出近五个亿的真金白银支持东投集团参与城市建设和市场运作,但在最关键的人事安排上,却常常插不进手。想调整一个副总,如果齐永林不同意,那就根本推行不下去。这种“出钱不掌权”的局面,让于伟正心里积攒了不小的怨气。

也正是基于这种考量,于伟正才会果断出手,强行免去了齐永林集团党委书记的职务,将原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后来在平安县担任过县委副书记的贾彬,安排到东投集团出任党委书记,而齐永林只保留了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职务。这一招“釜底抽薪”,目的就是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打破齐永林“一言堂”的局面。不久之后,齐永林自行离开,去了省经贸委下属的公司,东投集团则进入了贾彬和胡晓云“两驾马车”并行的过渡期。

罗明义回到自己位于三楼的副总经理办公室,关上门,隔绝了走廊里隐隐传来的议论声。他走到窗前,看着楼下院子里停放的几辆桑塔纳轿车和北京吉普,心里盘算着周宁海这次调研的真正意图。他走到办公桌后坐下,随手打开了桌上的收音机。一阵略带杂音的流行歌曲飘了出来,是时下正火的《渴望》主题曲。罗明义是集团分管财务的副总,手握财政大权,在东投集团是个实权人物,消息也灵通。

他的目光落在桌子上放着的一份文件上,是市政府刚下发下来的《关于征求东投集团接收市棉纺厂意见的通知》。罗明义拿起来,慢悠悠地翻看了两页,嘴角不由得撇了撇,露出一丝略带嘲讽的哼笑,心里暗道:“棉纺厂这个烂摊子,折腾了这么久,最终还是想甩给我们东投集团来背。”

这种“国企管国企”的模式,在于伟正来了之后,也算是个新创举。棉纺厂是个老牌国营厂,历史悠久,但近年来经营困难,亏损严重,早已资不抵债,成了市财政的一个大包袱。最棘手的是,厂子里有三千多名在职和退休工人,队伍庞大,情况复杂。要想搞股份制改革或者破产重组,牵扯利益太多,众口难调,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

为了在企业和政府之间增加一个缓冲带,市委、市政府就想出了这个办法:将棉纺厂的管理运营权,从直接主管的市计划委员会,划转到东投集团名下,由东投集团这个“大儿子”来代管棉纺厂这个“小儿子”。美其名曰“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实际上就是想让东投集团来消化这个难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罗明义放下文件,心里跟明镜似的。接收容易,但接收之后呢?三千多张要吃饭的嘴,沉重的历史债务,老旧的设备,还有那些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哪一样都不是省油的灯。他拿起桌上的电话,熟练地拨通了一个号码。

电话响了几声后被接起,传来一个带着笑意的女声:“喂,哪位呀?”

“我,罗明义。”罗明义的声音里带着一种熟稔的亲昵,“小陈啊,在忙什么呢?”

电话那头是富丽公司的老板陈丽甄。陈丽甄年纪不大,三十五六岁,但经历却不简单。她最早是医院护士出身,后来贴上了罗明义,凭借过人的手腕和某些关系的支持,逐渐组织起了东原最早一批有一定规模的娱乐场所,成了卡拉OK、舞厅行业的幕后人物之一。

她和罗明义的关系匪浅,可以追溯到罗明义在财政局当局长的时候。当时陈丽甄还是个四处找钱的小护士,罗明义给了她不少关照,两人久而久之就发展成了情人关系。陈丽甄能从一个普通的护士发展到今天拥有多家娱乐场所,背后离不开罗明义的暗中支持和牵线搭桥。

“哎呀,罗局,是您啊!”陈丽甄的声音立刻热情了几分,“没忙什么,刚看了看账本。您有什么指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