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他怎了?”
温瑜说:“若是今日这一百五十万石粮,乃是大梁未乱时,奉阳欠洛都的,你如何看?”
铜雀一怔,想了想后道:“奉阳肯定不会无辜拖欠这笔军粮,其中一定有什么缘由。”
温瑜平和望着她:“为何此事换做奉阳和洛都,你便不会那般气愤?”
铜雀道:“因为奉阳和洛都皆属梁地,都是咱们自己的地盘,奉阳也不可能另存心思啊。”
温瑜说:“那一百五十万石粮从奉阳给到洛都,从整个梁地来看,是不是从左手腾到右手?”
铜雀稍加思索,不禁恍然大悟:“所以齐大人默许,是因他觉着,陈地和梁地现都奉公主您为主,这批粮食的去向,于公主您而言,不过是左右手之变,与其给到梁地,不若设法留在陈国?”
话刚出口,她又皱起眉来:“但这批粮食不是被陈国那些贪官层层克扣掉了才拿不出来的吗?”
昭白道:“奸臣纵是坐到了姜家那位置,其党羽被全部查抄后,贪进去的银两,不也全吐出来了?世家侵吞的粮食,陈地真正要用到时,铡刀落到了他们阖族脑袋上,他们自会一粒不差地补齐。”
“齐思邈是个聪明人,他想在两国一统前,尽可能地帮陈国保存国力,又想借此试探公主对陈国和大梁,是否当真一碗水端平了。”
毕竟一百万石粮,并非小数目,若能省下这笔粮草,于陈国大有裨益。
而温瑜若是因此动怒,就说明在温瑜心中,嫡系依旧是梁地臣民。陈国自己曾架空羯吉部,将其取而代之成为南地之主,便也忧心旧事重演。
因而温瑜是否有偏袒哪一方,于他们而言也就尤为重要。
铜雀明白这背后的用意后,几乎是惊出一身冷汗,看向温瑜道:“无怪公主要同齐大人说会待陈国臣民同梁地臣民无二。这封折子背后的弯弯绕绕,要让奴婢自个儿去猜,奴婢可真是想破了头也想不明白。”
温瑜眉间携了抹浅淡的疲色,说:“这世间纷乱,多源于不公,越是身居高处,便越要秉持好那份公允。”
齐思邈作为陈国臣子,会为陈地谋无可厚非。
但梁、陈两地互利互惠、一致对外的局面一旦被打破,这种下的嫌隙兴许就会成为将来内斗的导火索。
那一百五十万石军粮,本也是用于按月分发给梁地陈军的,提前送往梁营,不过是让梁营那边能用粮草牵制进军梁地的陈军。
陈国这边要是连最初结盟谈下的条件也不愿遵守了,梁地臣子们自然会不服。
温瑜说与齐思邈的那些话,是给对方留了脸面的敲打。
昭白清楚温瑜的用意,忧心道:“就怕部分朝臣领会不了公主这片苦心。这一百五十万石粮势必会收得怨声载道,他们若觉着公主如此逼迫他们陈国臣子,只是为给大梁谋利……许会有损于公主在陈国的民望。”
温瑜回想着自己最后交代齐思邈的事,微垂的长睫在光影里勾出一道曲弧:“齐思邈知道该如何做。”
昭白眸中略有所惑。
但温瑜没再多说,只道:“要布与裴颂的局,需尽快部署,传信回梁地,以军中要冶炼兵器,需大量采挖矿石为由,派出几营兵马沿荆楚山地行进,‘采挖
矿山’。”
昭白想到温瑜先前说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瞬间明了,抱拳道:“奴这就吩咐青云卫八百里加急传信。”
-
几日后,陈国西境前线传回急信,军中急需一批破甲用的特制强。弩,但陈国并无擅打造这类弩的铁匠,且战事紧急,匠器营现成赶制也来不及。
梁地倒是备了不少这样的弩,因戎厥蛮族长居寒地,身裹厚甲,从前为对付戎厥那边的重甲骑兵,梁地匠器营的工匠们便研制出了这破甲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