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在祖大寿的意料之中,清军防御虽是密不透风,但他们的主要防御方向却是在南城,因为这边是明军的主攻方向也是南大门所在,所以火力点都集中在南城。
马科负责的是东城侧攻,那边火力相对小了些,可马科的人又猛的一匹,所以他的人最先抵达城下开始上城!
去再叮嘱一下马总兵,别忘了正事,祖大寿随口说了句,亲兵纵马狂奔而去。
马科的正事是什么?
西助攻,东侧击,北防御!
简单说能者多劳,马科一边帮着祖大寿攻打松山城,一边要帮高第摇旗呐喊顺手从松山西侧登顶,这样是为了预防松山和松山城的清军互相帮扶,让他们自顾不暇。
但他最重要的职责其实还是防御清军的援兵。
还是那句话,多尔衮岂能眼睁睁的看着松山城破,明军一动手他必会来援,而马科就是负责阻截清军援兵的,特别是来援松山的清军!
至于松山城那边的则由王征南负责阻截。
说白了,就是马科在防备清军援兵的同时顺手帮祖大寿和高第打扫一下卫生,所以在攻城战打起来的后,他根本没在两城之间,而是在松山的西北角一处密林了,洒出的数十探子侦查方圆十里,
至于他的人率先攻到城下也在他意料之中,毕竟东边不是清军的主要火力覆盖点,但这也没啥可值得高兴的,仅仅是攻破第一道防线罢了,刚摸到城墙和攻上城墙完全是两个概念,天差地别的那种。
而且马科知道攻不下松山城的,至少第一波攻不下。
那么完备的防御工事以及充足的远程火力和兵力,除非你数万大军四面合围还要有大炮辅助,同时还要保证无后顾之忧(敌无援兵)才能一举拿下!
当然也不是说他们现在打不下来,而是一波进攻就拿下来是不可能的!
至于要几波,则要看兵力和士气以及战术运用,局势变化了!
松山是必须拿下,至于松山城一口是吃不下的,至于要吃几口这件事马科此时不操心,他此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外围,一旦发现清军援兵便会毫不犹豫冲杀过去!
观战的祖大寿这个时候心里其实也必任何人都清楚,确实一口吃不掉,无论攻城和守城的经验,当世没几个胜过他的,所以深浅一眼便知。
一口吃不掉就多吃几口呗,祖大寿内心平静无波,他虽想着一口吃下,但实在吞不下来也不勉强,毕竟通常第一波进攻都是蹚路!
蹚路听着就像和蹚水一样随意,实则就是用人命来打通到城下的路,将攻城器械送到城下,这样第二次冲锋就容易多了,只需冲到城下就能抄家伙干活了!
在得知马科那边已经冲到城下的半盏茶功夫后,主攻部队也陆续摸到城下,慌慌张张的运送辎重架梯子往上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