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皎走的低调,许多人都不知晓。
小皇子取名为沈珩,是姜皎临走时取得名字,写成字条交给沈随砚。
可是不知,他是否会采纳,也不知,他会不会告诉孩子,他的母后是谁。
那日她狠心,将话说的决绝,他应当,是不愿说的。
姜皎将手中的小点给放下,掀开帘帐看着外头,是说不清的情愫。
半日后,马车在行宫停下。
榴萼与蔻梢扶着姜皎从马车上下来,姜皎抬头,看着眼前的行宫。
没想到,竟是沈随砚给她过生辰的那处行宫。
本以为,只有水路才能到,却不想,陆路竟也是能到的。
榴萼同蔻梢一眼就认出,姜皎淡然的提着裙摆朝上走。
行宫之中挑出的都是在宫中做了十几年的老人,又或是做事十分细心的宫婢。
姜皎到了卧房,又是熟悉的那间房间,她一时,不知该有怎样的思绪。
站在门口处,榴萼担忧道:“不如奴婢让她们换一间?”
姜皎摇头,“不必,换来换去太过于麻烦。”
走进去,姜皎坐在梨花木凳之上,看着房中的陈设,轻声道:“我有了饿了,让他们传膳吧。”
蔻梢赶忙下去办,榴萼站在姜皎的身旁,帮她倒了一杯茶水。
自从娘娘同皇上生了嫌隙,笑意是愈发地少,如今更是如此。
厨房很快就将膳食给放上来,就将看着满桌的菜式,都是她喜爱的。
最中间的那一道,是酒酿鸭子。
管厨房的嬷嬷站在姜皎的身旁,恭敬道:“娘娘看看,可有不喜欢的菜,若是有哪些做的不好的,奴婢明日就让人将菜给撤下去。”
姜皎扫了一眼,“没有,都是我喜欢的。”
后抬起竹筷,她先是尝了一口酒酿鸭子,味道是说不出的熟悉。
她还记得从前对沈随砚说过的,心境不同,做出的菜式就会有所不同,甚至味道,也和做菜的人有关。
桌上的这道酒酿鸭子,同她从前同沈随砚争吵后,他给她赔礼做的那道酒酿鸭子一模一样。
姜皎眼中的泪直直落下,她连忙拿过帕子给泪给擦拭干净。
管着厨房的嬷嬷问姜皎,“可是有什么不对?”
姜皎没问是谁做的,也没问他是何时做好的,只摇头道:“我没事。”
“你下去吧。”姜皎的手拿起竹筷,“你同厨房说,菜的味道很好,我很喜欢。”
嬷嬷点头后下去,房中只剩下三人。
姜皎没敢再去碰桌上的酒酿鸭子,她没法想象,帝王为她下庖厨的身影。
不要再如此了,她真的怕自己会心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