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边那位青年人指了指《午门》,客气地问道:“听说这组画的创作者也是你们画展的,请问她在吗?我们想跟她聊一聊,”闻慈这个名字,现在和东京美术展联系起来了,而因为先前的裸体艺术风波,大家都知道她是首都美院油画研究班的学生,百花画展的班底之一。
闻慈觉得这两人面善,应该不至于是特意来讨伐她的。
她于是笑道:“我就是闻慈。”
两人面露惊讶。
眼下研究生的年龄跨度是极大的,四十岁都能报名,他们本来以为,能画出如此庄严、先锐作品的,就算不是三十来岁,也该是个将近三十的青年画家。
但眼前这个——她有二十岁吗?
两人对视一眼,青年客气地道:“我们是《首都美术报》的记者,听说你们美院办百花画展,特意赶来。请问能采访你一下吗?不会花费太多时间。”
画展办得挺大,展室人来人往,他们怕闻慈忙得拒绝。
闻慈面露惊讶,“采访我什么呢?”
她看看周围这么多人,伸手示意二位出去说,等走到展室门口左侧,她的自行车边,周围安静许多,她道:“画展是我们油画研究生班主办的,主要负责人并不是我。”
中年人笑着点头,“是的,我们知道,这次采访,主要是对于《故宫故宫》组画。”
闻慈明白了,“那你们需要采访什么呢?”
这就是答应的意思了。
青年人身上背着包,他拿出照相机开始调试,业务水平十分熟练,他们先问了很多关于《故宫故宫》的问题,比如创作思路、创作历程、后面去东京参展后的变化,闻慈一一回答。
说是组画相关,但实际上,也问了许多她个人的问题。
中年人问:“闻同志今年多大?”
闻慈笑道:“我马上就十九了。”
青年拍好了几张照片,拿着本快速记录——那就是还十八岁。
中年人感慨道:“真是年少有为——我们听说,闻同志最早期是画美工海报的?还画了好多连环画和绘本,甚至赚到许多外汇,是不是?”
闻慈笑笑,“是的,也是我比较幸运,遇到很多伯乐。”
报社查过闻慈的基本资料了,其实并不难查,档案里写得明明白白的事情,但档案只有事件,却无起因结果,中年人有些好奇地问:“我知道闻同志出了一套绘本,还卖到了港城和高卢,不知道闻同志未来还打算深耕绘本领域吗?”
闻慈笑着点头,“是的,我其实近期就在构思新的绘本了。”
她的天赋值现在是8。1,7升8每0。1都需要30000娃娃点,也就是说,她得赚到270000娃娃点,才能把天赋值升到9呢。27万个孩子的喜爱点,光是想想就觉得很恐怖。
而且系统最重要的数据,除了天赋值,还有另外一个——作品评分。
【作品评分来自于宿主广为娃娃知的作品,从传播量、影响力、娃娃喜爱度三方面打分,满分10分。有三个8分及以上作品,可进行系统四次升级,请宿主积极创作】
评分是实时变幻的,《贝贝的故事》的初始评分是6。5,现在是7。6,有望破8。
至于更早的《松海》和《乒乓》,现在还是四五分,感觉不太可能破8分了。
不管是为了天赋值还是作品升级,闻慈都得创作儿童艺术,而且还得让它尽可能地出国、扩散,所以马上要到寒假,她就捡起来了自己的老本行,决定继续创作新绘本了。
简单的采访完毕,闻慈就和两位记者握手分开了。
一进去,袁韶悄悄过来,“那是记者吗?我看到他们拿相机了。”
闻慈笑着点头,继续当招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