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殊年代的时候,这个庙会停了一些年。后来,特殊年代结束后,现在又有这个庙会了,庙也重新装过了。
牛母住的那个村子以及附近的很多村子,基本都是村村都有庙,有的村子还不只是一座庙,还有两三座庙的,一座在村子里面,其他就是在山上,有的庙甚至在距离村子比较远的地方,走路都得三四十分钟,还是在周围都是群山的地方。
“茉莉他们两个人是不会做,弄了半天就只弄出那么一个,他们瞧见你们来,就想着让你们做。”
江母一下子就看出女儿他们的小心思了,女儿就是不想做了,“这孩子,遇到一些难的,她就直接放弃。总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江母说这话的时候都笑了,她家的闺女还真不一样。
牛母能听出江母话语里的疼惜,江母是真的心疼江茉莉。
“这样也不是不好。”
牛母道,“一些小事情而已,没有在大事情上犯浑,就没毛病。”
“她要是听到你说的话,一定很开心。”
江母道,“她的性子就是这样。”
“多好啊。”
牛母道,“我看她也不用你多操心,多好的一个姑娘。”
“外婆外婆。”
赵娇娇叫着牛母,“我们做灯笼。”
赵娇娇想要灯笼,她看看她爸爸,又看看她妈妈,紧接着又看看牛母。爸爸妈妈说了外婆来了,他们得多顾着外婆一点。
“好,做。”
牛母点头,“做吧,做吧。”
牛母走到赵娇娇的身边,她坐在沙发上。牛母拿着做灯笼的材料,她看了看旁边的图纸。牛母做灯笼还是有一手的,她拿着材料很快就上手。赵娇娇姐弟两个人年纪小,他们主要就是看一看牛母怎么做的,他们做不好。
赵国栋也有在做,他做得没有牛母那么快,牛母是做得又快又好。
“你这手艺不错。”
江母感慨。
“乡下人,很多事情都得自己做。”
牛母道,“不自己做,出去买,得要不少钱,舍不得花这个钱。我们还有做竹筐,还有编篮子,都是我们自己做的。我这一次带来的篮子,就是我们自己做的。”
“有一门手艺好。”
江母道。
“赶集的时候,我们会把自己做的东西拿出去卖,有时候是扫帚,有时候的竹篮。”
牛母道,“我们那边基本家家户户都会做扫帚,扫帚不如篮子好卖,但别人也不是经常买篮子,就是能卖一点就卖一点,卖不了的就拿回家自己用。”
“这不容易。”
江母去过乡下,乡下确实穷苦很多。牛母卖那些东西,估计也卖不了几个钱。
“你们在城里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