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父道。
“买冰箱?”
江母看向江父。
“对,买了冰箱好放东西。”
江父道,“不想买?”
“以前没有冰箱的时候,日子也是这么过的。”
江母道,“家里又没有那么多东西,冰箱那么大……”
“等买了冰箱,就有东西放啦。”
江茉莉道,“夏天天气太热了,有冰箱,东西能放到冰箱里面,东西不容易坏掉。话说回来,哥他到底什么时候回来?”
“还没有打电话回来,估计是乡下的那些事情没有处理好。”
江母想着儿子的事情,又想冰箱的事情,她把工作让给儿子,这已经很不错了。江母心想自己到底不能把那些钱也都留给儿子,江父会不满。
江父拿了金蔓枝那些人的赔偿款,他想着快点把钱花出去,省得那些人还盯着他手里的赔偿款。冰箱,那是最好的选择,至于电视机,能用就行了,不至于去换新的。
“是不是要把地先种了,再回来?”
江茉莉道。
“不大清楚,他没有说。”
江母道,“很快就会回来。”
江母看看江茉莉,又看看丈夫,等儿子回来之后,还得看看是什么情况。
乡下,有人问赵国栋是不是要回城了,“你家里人不是给你打电话了吗?不是让你回去接替工作吗?”
“……”赵国栋没有回答,让他怎么说,说他是要回去接替工作,还是说他要先种地?
赵国栋的家庭情况复杂,他没有跟很多人说,但牛家人知道,还有一些知青也知道。早年,知青住在一起,很多人相互打探消息,也会聊一些过去的事情。
“能回去,还是赶紧回去。”
那个道,“乡下的日子不好过,种地也不好种。”
赵国栋确实想先赶紧回去,可牛翠花说了,得先把地种下去,等再过十天半个月,差不多就能回去。赵国栋在乡下过的日子还算可以,有自家亲妈妹妹的接济,也有牛家人的帮衬,赵国栋得听一听牛翠花的话。
种地还得交公粮,赵国栋夫妻种地了,他们回城,让牛家人看着,牛家人也得帮着赵国栋夫妻把公粮交了。这些事情说好办也好办,说不好办也不好办。
也有人问牛家人,问他们赵国栋是不是要跟牛翠花先离婚才能返城,真要是那样的话,一定不能让赵国栋跟牛翠花离婚。隔壁村的一个知青跟妻子离婚之后就不见踪影了,那个知青分明就是不要老婆孩子了,说什么假离婚,离婚就是真离婚,哪里还有假离婚的。
江母还没有打电话跟赵国栋说江玉琴的事情,她认为等儿子儿媳妇回城了,那些人自然就知道,现在去说那些事情,没有多大的用处。
牛家那边把去年采摘的红菇拿了出来,乡下人喜欢拿着红菇蒸蛋羹,更多人是把红菇拿到集市上卖。牛家人还把一些晒干的菜拿出来,牛母琢磨着让牛翠花能带到城里去。
“菜干就不用了吧,城里人都吃新鲜的。”
牛大嫂看着婆婆在收拾那些东西,她想自家这么多张嘴,还不够吃的,“有人送东西给城里亲戚,城里亲戚转头就扔了,人家压根不稀罕这些东西。要是人家扔了,多可惜啊。”
牛大嫂不知道赵国栋的家里人会不会喜欢那些东西,但她觉得人家能吃新鲜的蔬菜,何苦去吃这些菜干呢。城里买菜方便,那些人就喜欢吃新鲜的,听说每一顿都得做新鲜的饭菜,那些人不吃隔夜的饭菜,甚至连同一天的剩菜剩饭都不吃。
“妈,红菇这样的干货,送一送,还能说是山珍,这菜干,还是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