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人来了后在见着宋泠后高兴地直接扑了过去,虽然小孩子说不出话,但是林氏知道,他也是很想对方的。
“看他高兴的。”
林氏笑着道。
旁边的婆子也露出慈祥的笑容,“是啊。”
临走时,林氏又再一次问,“真不留下吃晚食吗?”
“不了,我带承安去…苏记食铺吃。”
宋泠顿了顿还是说了出来。
林氏听到这话,脑中闪过什么,她有些许不可置信,但很快反应过来,高兴道,“是该去,去吧,多吃些。”
宋泠见状耳朵有些红,却没有像从前一样回避,而是故作镇定的点点头,牵着马扶着承安离开。
林氏就这样看着两人一马消失在街尾,直到再也看不见,暮色四合,林氏不知为何突然有些想哭,她拿出手帕擦了擦眼睛,“他终于想通了。”
旁边的婆子见状安慰道,“这是好事,娘子别再难过了。”
林氏笑,“我不难过,我高兴。”
“我还要给孟叔准备聘礼呢。”
。
苏记烤鱼铺,
“宋公子。”
“小安,你来了,好久不见!”
苏梨先是跟宋泠打了声招呼,接着才蹲下跟旁边的小男孩打招呼。
说起来,自从上次在闻府见过面,苏梨已经好久没见过对方了,想当初在清河县的时候,小男孩可是几乎每天都会来酒楼报道,风雨无阻,作为苏梨最小的食客,也是最忠实的食客,苏梨很喜欢对方,时不时就会做好吃的投喂他和莲姑,每次看见他们两个小不点因为食物亮亮的眼睛,苏梨就觉得成就感满满的。
可惜,如今莲姑留在了清河县,小承安也不再像从前一样天天来,苏梨心中还是有些许难过的。
就在苏梨感慨的时候,突然一道清冷的声音在头顶响起,
“他给你买了礼物。”
礼物?苏梨看过去,果然发现宋泠手中拿着一个盒子。
宋泠的声音又响起,“他让你打开看看,喜不喜欢。”
苏梨站起身接过打开,见里面赫然躺着一支桃花木簪?
这倒是让苏梨有些惊讶了,她还以为是小孩子做的手工呢,没想到竟然是支簪子,不过苏梨还是很开心,转头对小承安道。
“多谢小安,我很喜欢。”
木头簪子,应当不是什么很贵重的东西,苏梨便收了下来,然后投桃报李,转身去灶房做好吃的投喂两人。
而在苏梨走后,小承安有些无语的看向面前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