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它,隋靖正与北平斡旋,将宁城明年要纳的费用删去十多种。这算一件大贡献。但他卡在一点:年龄,他今年四十五了,而老主席更偏好青年人。
主席备选有五人,但明眼人都懂,按竞争力,大概是要落到父子相争。
这种情况下隋翊领兵回城,还是在隋靖正授意下……
“你確信,老大同那玉先生有牵连?”
厢房内,暖炉生烟。隋翊微笑:“这等丑事,府上不是没有过先例的。”
大夫人如一尊坐佛,良久,她说:“你大哥,早该成家了。”
隋翊目光闪动,带着谦顺的笑,听大夫人说:“当年的事……你怨你大哥、要与他斗,我不会干涉。”
“只一点,”她道,“别坏隋家声名。”
仿佛是为弥补,隋老爷对大夫人稱得上百依百顺。
大夫人势盛,四姨娘管家,只有隋和光一个“先生”地位更尴尬。
内宅变动频频,住处重新分配,妻妾的宅院本来挨着,但大夫人喜静,姨娘自然得搬。
隋和光分到一处偏宅,除了正午,都照不进一点阳光。
他是破屋烂庙都呆得住的人,开灯讀报、看书,乐得自在——没人注意才好。
李崇给他留了百人,隋和光将人安排在各处,传回消息。
这些事他不会透露给任何人,包括玉霜。
府上新进的也有隋和光的人,他闲来无事,讀完报,就看话本子,还算悠闲。
相比隋和光,四姨娘日子就难过一些。
她的管家权被夺了,想要读书,可隋靖正听了请求,面色大变,竟是禁足了她。
直到过年,四姨娘才出来。
宴客时,老爷夫人在前厅,招待宾客,没有姨娘的事;早晨少客,一大家子就聚在膳厅,只是树了屏风,三七分,窄的一方属于姨娘与丫头。
主仆不同桌,这是规矩,隋靖正是贫农出生,发家后最在乎体面。过年工人休假,膳厅不好扩建,就用屏风隔开两桌。
有丫头走错地盘,隋老爷一放茶盏,老妈子上前,给了迷糊鬼一嘴巴。
隋和光看见,四姨娘脸都白了——这是她的贴身丫头。
四姨娘赔罪完,沉默地领丫头回另一桌。
隋和光递去一碗冰。
四姨娘怔住,先看屏风,确认主家看不见,才用碗壁轻碰姑娘的脸,她轻声道:“……多谢。”
这个年一如既往的压抑。
玉霜只在除夕和初一回来,不进后宅,隋和光也再没见过他。隋翊同样不回,听说在城外驻扎。
过了十五,商会换届大会终于举行。
一件令玉霜措手不及的事发生了。
一桩丑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