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小说网

快看小说网>我靠军训拯救霍去病笔趣阁 > 130140(第20页)

130140(第20页)

只是普通的播种育粮一事,竟让他们四个都放下手里的所有事务,来种这箱子里的稻种,还要精心料养?

那么只能说明,这口箱子里的稻种,比现下的所有粮种都要好,而且是他们无法想象的好,才令陛下如此重视。

“朕要说的都说完了,诸卿可记住朕的话了?”

刘彻平静却又带着无形威压的目光扫过底下四人,巨大压力令四人额角冒汗,不由躬低了背脊,连忙作出了回应。

可几人心里却存了疑惑,这箱子里的稻种,到底有何神圣之处?

刘彻最后警告完后,让他们去旁边的配殿讨论出一个有关播种所有事宜的结果,再呈给他。

于是沈乐妮同四人,带上那口箱子,一道去了这温室殿的配殿商议事情。

甫一进入配殿,沈乐妮就把宫人都叫了出去,然后治粟内史就等不及向沈乐妮探问道:“请问国师,这箱子里的稻种,究竟有何特别之处,需要国师和下官们来负责播种培育事宜?”

另外三人虽未说话,却也是拿一双眼睛望着沈乐妮。

沈乐妮把箱子打了开,然后把杂交水稻的不同之处对他们说来:“这稻种,名为杂交水稻,之所以陛下会如此重视这稻种,是因为它的产量比当下所有粮种的产量都要多。”

治粟内史和大司农等人对视一眼,治粟内史问道:“这杂交水稻的产量能有多少?”

沈乐妮与他对视,“若精心料养,亩产或可在五至八石。”

治粟内史等四人皆是眼睛一瞪,俨然被这个产量惊住。

五至八石!八石!这……这还是粮种吗?这简直是神物啊!

大司农激动到呼吸急促,他再顾不得什么,急忙向沈乐妮求证:“国师此言可有凭证?”

沈乐妮看向他,神色很是从容,却只道:“是与不是,种出来便可得知。只是影响亩产的因素有太多,田地是否肥沃、环境温度与湿度、阳光是否充足,以及虫害等等问题,都关乎水稻产量。因此这亩产究竟是五石还是八石,更少或者更多,都需要在场诸位大人共同用心研讨和培育。”

她将那几个因素一说,在场几人便有些微讶。看来陛下所言非虚,国师的确是懂得一点种粮之事的。

只是……这个女流未免也懂得太多东西了吧!

一个来自边境之地的人,究竟为何会懂得这么多?

四人中除了大司农以外,心中都各有所思,而大司农此前早已与沈乐妮有过两次短暂交谈,他倒是很佩服此女子,学识过人,懂得也多,还颇为关心粮食之事。

只要知道她是个好官就行,至于其它的,就不关他的事了。

治粟内史上前去捧了一把稻种细细研究了会儿,而后转头挂着一个微笑问沈乐妮道:“不知这稻种可是国师寻得的?”

沈乐妮也微笑着打太极道:“内史大人不妨去问问陛下。”

治粟内史闻言,赶紧解释道:“下官没有别的意思,下官只是不曾见过此等高产粮种,有些好奇罢了。”

大司农适时开口道:“国师大人,不知您对这稻种的播种之地,可有了想法?”

要想粮食产量好,首先就得选对地方。

沈乐妮便与他们开始了长时间的商讨,她来时尚且在清早,可出宫时却已过了午时。

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几人将育苗地选在了离长安百里远的一处气候比较适宜之地,然后栽种地则选在了长江平原处,至于具体选在哪一块,还得之后去当地查看一番再作最后决定。

沈乐妮将讨论出的结果呈给了刘彻,刘彻看了后颔首表示同意,又安排了两支禁军先行前往育苗地将其保护起来,此后这两支禁军便会一直守在那里,直到稻苗移栽。

出了宫后,沈乐妮先是回了一趟家,然后拿上东西,便去了陈府。

她送了一些东西给卫少儿,包括卫生巾、止痛药、精盐等等,卫少儿听完这些东西的用处后既惊讶又喜欢,却没向沈乐妮打听是从何而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