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牧望着他,景清算账从不打磕巴,笑盈盈的,瞧着耀眼极了,是赵家耽误了他。
袁牧拿笔杆子戳景清额头,“你小脑瓜子可太灵光了,听你算下来,我干劲满满,现在就能去磨二十斤豆子。去,现在就给我把豆子泡上。”
赵景清左躲右躲,乐不可支,“二十斤哪够,起码五十斤。”
袁牧直摇头,一本正经道:“那太多了,刘大爷家的驴都没这么使过。”
赵景清顿了瞬,把袁牧的脸带入拉磨的驴,笑得更厉害了,直笑得肚子疼。
“好了,不逗你了。”袁牧忍不住破功,把盈利和库存记下来,吹干墨迹。
赵景清轻咳两声,将成本数出来堆成一小堆,另一堆较多些的是盈利,赵景清仔细清点一遍,是五两四钱又三十三文。
清点完,赵景清垂下眼沉思一会儿,忽然开口道:“袁牧,我想给爹娘分钱。”
袁牧闻言声音沉了沉,“前头不是说,不用你交家用吗?”
“不是家用。”赵景清神情认真,“是给爹娘的分成。”
袁牧一时没反应过来,“啥?”
赵景清解释,“我想照三七分配利润。爹娘出力,占三成;我们出钱出力,占七成。”
“这不就是交家用换了个说法吗?”袁牧是这样理解的,“我们是一家人,爹娘帮我们哪用分恁清楚。”
“不一样,这是一起赚的钱,该有他们的一份。”赵景清坚持道,他有自己的想法,“更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才应该分清楚,不能叫爹娘寒心。”
“和别人合伙做生意,要给人分成,请人来帮忙,要给人结工钱。不能因为是爹娘给咱们帮忙,就让他们白出力。一时半会或许没有怨言,可时间久了呢?”赵景清问。
袁牧思索一番,松口道:“照你说的三七分。”
赵景清暗自松了口气,要是说服不了袁牧,他都准备好耍赖皮了——说了我管钱,我想咋分就咋分。
赵景清把钱装好,“袁牧,爹去哪儿了,咋吃完饭没见着他?”
袁牧道:“可能去大伯家了,我去找他。”
待袁老二回来,一家五口人齐聚在堂屋,赵景清和袁牧坐一根板凳,中间放着个布袋子。
袁老二目光在小年轻夫夫之间来回,“有啥事儿?硬要给我叫回来?”
袁牧和赵景清对视一眼,袁牧下巴微抬示意他说。
赵景清将盘账结果说出来,“爹娘,咱们年前做豆腐卖豆腐,十一天进账十两又八十文,成本四两六钱又四十七文,利润是五两四钱又三十三文。”
袁老二和林翠娥眼睛都睁大了,林翠娥好一会儿才找回自己声音,“恁多?”
前边只知道豆腐好卖,没成想竟能卖那么多钱!
“嗯,刚盘的账。”赵景清继续道,“您们二老和星儿天天早起帮忙做豆腐,辛苦得紧,我和袁牧商量好,咱们赚的钱三七分成,你们三,我们拿大头七。”
说着,赵景清将置于他和袁牧中间的布袋子提起来,放到桌子上,推向林翠娥,“娘,三成算下来是一两六钱又三十文。你去找师傅打石磨的给的四钱,我也放在里边了,拢共二两又三十文,娘你清点一下。”
“咋还给钱……”林翠娥看看布袋子,又扭头和袁老二对视,“咱们也没帮上什么忙,就推个磨,烧个火。”
袁老二也道:“是啊,景清把钱收回去吧。”
赵景清:“爹娘,没你们帮忙,我和袁牧最多卖十六斤豆子,想多卖些也忙活不过来,有钱也赚不着。有你们在,劲往一处使,才能卖到三十二斤,有十六斤豆子都是你们的功劳。活是一起干,钱也该一起分,是这个理吧?”
林翠娥迟疑,“理是这个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