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翠娥关上院门,亲家公一家真能折腾。
礼义廉耻忠孝信悌,当今圣上格外推崇忠孝两德,孝更是排在首位,上行下效,从天潢贵胄至平头百姓,皆是如此。
父慈子孝,理所应当,可为父不慈,又让子该如何?林翠娥无奈叹一口气,这事儿难办啊。
屋内,赵景清和袁牧在桌边坐下,经过这一遭,赵景清哪还有心思练字,他看向袁牧,“答应爹来做工,能行吗?”
袁牧翻赵景清练的字,边看边说:“说不准,让他来这儿,把他放眼皮子底下盯着,比不答应,他回去又想法子好点。”
放下景清练字的本子,袁牧含笑道:“我们这叫缓兵之计。”
赵景清知道,家里买的《三十六计》他看了,他忍不住笑出来,“那我得把书翻出来,看看还能有啥计能用。”
袁牧也没忍住笑了笑,握住景清的手捏了又捏,“放宽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总有法子应对。”
赵景清颔首,提笔练字,心渐渐净下来。
清晨丑时过半,徐立秋三人到来,随后赵四也来了。
赵四从来没起过恁早,哈切连天,他觉得自己随时能睡过去。
赵景清见状,“爹,你来烧火吧。”
四个灶台轮流添柴盯火,这事儿之前是袁星在做,是最轻松的活计。
“好。”赵四应声,一如昨日所言,他啥活都能干,毫不抱怨的去做。
凌晨凉爽,但这是三伏天,本就带了燥意,灶膛前热得不行,赵四不过一会儿干了便汗如雨下,又困又热,赵四心里的火和灶膛里似的,熊熊燃烧。
到底放了话,不论心里是咋想的,赵四面上没表现出来。
徐立秋见多了一个人,偷偷问赵景清啥情况,赵景清简单说明情况,最后道:“你不用管他,稍微盯着点就成,有啥问题和我说。”
“好。”徐立秋颔首。
天边泛起鱼肚白,朝霞漫天,该去菜市开张卖豆腐了。
家里做豆腐有袁牧盯着,赵景清不想留在家里,和林翠娥一起去卖豆腐,他好久没去卖豆腐了。
豆腐框和装霉豆腐的陶罐搬上板车,张兴驾驴车出发。
豆腐铺开张,不少老顾客见到赵景清,都笑着打招呼寒暄两句。
有人做豆腐有新吃法,还特意告诉赵景清,叫他做菜谱挂后边,让更多人知道做法,更多人尝到味道。
赵景清记下来,笑着答应。
现如今字他能自己写,但画还是得找周茂之。
“景清。”
熟悉的声音从一旁传来,赵景清寻声望去,笑着招呼,“许阿叔。”
许常英点点头,示意赵景清先忙,他站一边等着。他知道景清不常来豆腐铺了,寻思着先来碰碰运气,不在再去小罗湾,不想运气还挺好。
将包好的豆腐递出,赵景清退到后边,擦了擦手走向许常英。
许常英拉他走到一边,小声问:“景清,你爹是不是找你了?”
赵景清颔首,许常英啧了声,“我猜就是,这些天赵景明天天回家,裴西安也来了两次,从前不见他来那么勤,我就觉着奇怪。前边我还寻思着是为赵丰年去山川书院读书的事儿,今儿早上赵四早早出门,李长菊搁那得瑟,我才想到你这边。你爹找你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