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分家了,我路是走宽了,还是走窄了,都不劳你操心!”
黎棠已经对这个没血性的便宜爹死心了,怕他继续在这把姥姥给气坏,连轰带赶地把人给撵了出去。
黎大海走后,小院终于清静了。
黎棠将姥姥扶进屋坐下,摸出火柴将擦得透亮的煤油灯点上,又去外头把刚才洗好的碗拿进来。
冯翠贞靠在被褥上半晌没说话,看着外孙女忙进忙出的轻巧身影,欣慰的同时又有一丝心酸。仿佛一夜之间,这孩子就长大了,能扛事了。
“姥姥你也早点睡。跟我爸那种人生气不值得。都分家了,他要去,腿长在他身上,咱也拦不住,随他去吧。”
黎棠打定主意跟姥姥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黎大海说的那些事,她根本没往心里去。
冯翠贞心疼外孙女上了一天班累:“你也别忙了,早就休息吧。”
干了一天体力活,黎棠确实浑身酸痛,她洗漱完沾上床便睡着了。
*
红棉厂二食堂一早就得到通知,中午厂领导要和军管组同志一起来吃饭,上头还特意叮嘱不用特别准备小灶,有什么吃什么。
何组长在任的时候,军管组同志都是另外开小灶吃饭的。他们粮油关系在部队,不占红棉厂的配额。除了原本的粮食供应,还有额外的补贴,全是部队专供。军管组每天有训练任务,在吃食上要求比较高。厂里便给他们安排了单独的窗口。
陆霆到任后,直接把小灶给取了,要求所有人都和普通工人一样在大灶上吃饭。起初手下有个别人有意见,后来看陆团跟他们同吃同住同训练,哪还敢说什么?
不过一个礼拜后,他们没意见,陆团开始有意见了。特殊困难时期,红棉厂粮食供应严重不足,已经影响工人的日常工作了。
二食堂的小隔间里,刘师傅把窝头、白菜、萝卜和西葫芦摆上桌,菜色和大灶上一样。不一样的是,这些是他专门在小灶上起锅做的,油水搁得重。唯一的荤腥可能是那几个油汪汪的煎鸡蛋了。
前段时间,厂长甘华和厂里几个分管后勤生活的干部一直在外头出差,才刚回来。这算是他正式和新来的陆团长碰头。
甘华招呼陆霆坐下:“陆团,工厂伙食不比部队,委屈你和军管组的同志了。”
陆霆将摘下的帽子放到一旁,长腿随意一坐:“甘厂长,其实部队的粮食供应并不比咱们多。只不过部队可以自己养猪,种菜,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
甘华点点头:“其实前几年光景好的时候,我们也打算自己养猪。谁知赶上了困难时期,也没有养猪的条件了。不过这一趟我们在外头跑了一圈,还是收获的。”
说到这,他指了指一旁的宋闻景,“多亏了咱们宋厂长,梁溪肉联厂跟咱厂达成合作,他们以后每个礼拜供应五头猪给咱们厂。”
这年月,能从肉联厂要到猪肉,那不是一般的关系。陆霆看了宋闻景一眼,笑道:“宋厂长真是年轻有为。”
宋闻景面色如常地淡笑:“五头猪还是太少了。咱厂这个工人规模,要想中晚餐顿顿都有肉,一天就得杀三四头猪。还得多跑几家肉联厂。”
这话一出,把在场的其他厂领导都吓得直咋舌。顿顿都有肉,这事恐怕也就他敢想。
甘华却很喜欢他身上年轻人特有的闯劲,“年轻人嘛,敢想敢闯。连想都不敢想,最后咋能做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