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又听见有道清亮的童子声音喊“七叔”。
肖稚鱼循声看过去,这才发现沈霓身旁坐着个十来岁的孩子,身着紫袍,小小年纪却眉眼已经透着沉静。这便是前太子妃留下的孩子,太子府上下皆称他为小郎。
肖稚鱼看了他两眼,小郎回以一礼。
沈霓道:“你若是坐着无趣,就出去玩会儿,多穿件衣裳别冻着。”
小郎轻轻摇头,道:“我陪娘娘和姑姑说话。”
惠安捂嘴笑道:“这孩子性情稳重。”扭头又对太子道,“这一回来,府里摆设和宫女,可比前些年要规矩多了。”
太子但笑不语。惠安又夸沈霓起色好,道:“我是早猜出来了,如今过了头三个月,这好消息也不必再瞒了,我看别人怀像不是手脚变粗,就是脸上出斑,你倒是面色红润,比先前见着的时候还好,可见这回是个有福气的。”
沈霓道:“哪有你说的那么好。”
太子笑道:“等等人齐了再说。”
众人说笑一回,没等多久,齐王夫妇与几个宗室子弟也到了。肖稚鱼与宋常瑜见面自是高兴,互相说着年关家中的事,又凑趣谈些京中发生的热闹。正说着,忽听见外面有人报,说中书舍人沈玄到了。
宋常瑜悄声道:“这样的家宴将太子妃的兄长也请来了,看来太子对太子妃这胎期望不小。”
肖稚鱼好奇道:“说是双喜临门,怎么不见潘良娣出来?”
宋常瑜道:“我倒是听说,潘良娣胎像不好,只能卧床养胎,已经有段日子没见过外人了。”
肖稚鱼记得秋狝之时潘良娣还曾与几个妇人一起入林狩猎,身姿矫健,没有一点病弱模样,心下不由起疑。正在此时,沈玄从外面进门,解下大氅,一身绛红衣袍,腰系玉带,身量挺拔,对着太子与诸王宗室行礼。
本朝风气开放,京兆沈郎又有才名,此时离得近,在座女眷都朝他打量,惠安一双妙目更是暗蕴情谊。
肖稚鱼扫了一眼过去,见太子与沈玄寒暄,语气颇为亲近,与别的臣子不同。
肖稚鱼垂了眼,心想沈家人果然善钻营,前太子妃韦氏当年的案子,便是因太子与韦家走得近,韦氏兄长是边将,被宰相告了一状,说太子与韦将军私下密会有造反之嫌,逼得太子与韦氏割裂,太子妃出家,韦将军贬官了结。有前车之鉴在前,太子与沈玄能如此亲近,足见沈家手段不凡。
她正想着事,忽觉得身边似有异,侧过脸来,对上李承秉打量的目光。
她正觉得奇怪,李承秉神色如常扭头与太子等人说话。
虽说是年关相聚,闲谈也免不了要涉及政事,太子觉得不妥,将兄弟几个叫去书房说话,留沈霓招待宗亲女眷。
太子等人离开,厅堂内气氛也松快许多,众人纷纷向沈霓道喜,沈霓坐的久了有些腰酸,婢女将软枕垫在她身后,她笑着和众人说话,又打发小郎出去玩。见周围都是女眷,小郎起身作揖,这才去了。有妇人见了,夸沈霓年纪轻轻会教养人。
沈霓含笑道:“小郎是个明事理的好孩子。”
肖稚鱼没去凑热闹,与宋常瑜坐在一起说话。宋常瑜从前身子虚弱,不常在外走动,与那些宗亲女眷关系只是平常,此时盯着沈霓看了一会儿,轻叹道:“太子妃真是福缘深厚,成亲半年就有了身孕。”
肖稚鱼听出她语气中的艳羡,猜出几分她的心思,便劝她放宽心好好养身子。
宋常瑜自换了郎中看病开药,身子一日好过一日,听肖稚鱼开解几句,心情很快转好。又聊了一会儿,她起身出去方便。
一盏茶的功夫,宋常瑜从外面回来,肖稚鱼瞧了瞧她的脸色,拉住她的手问道:“是不是冻着了?”
宋常瑜摇头,凑到她耳边道:“我好像瞧见不得了的大事。”
【📢作者有话说】
验血发现重度贫血了,住院输铁,两只手又肿又黑又胀,不过终于找到这几个月我精神萎靡容易累和头疼的原因了,积极治疗中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