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稚鱼听提到大都督,不自觉便留心起来,这时李承秉穿上外衣,从屏风后走出来,她忙闭上眼。
李承秉回头朝床上瞥去,烛火暗淡,映照着里头朦胧一团。他一眼扫过,抬腿就往外走。侍卫见寝殿门从里头打开,忙将头垂下,不敢多看,张口还要继续说事,李承秉挥手打断他道:“出去再说。”说着就朝书房走去。
范阳大都督康福海在去年年关前就上书,说要来京城庆贺太子大婚,四月被河东的事耽搁,迟了两个月才抵京。李承秉对康福海最是戒备,早让人盯着他的举动,侍卫天不亮收到消息,不敢耽误,壮着胆子来殿前传话。
去书房的路上李承秉已命人去叫了幕僚严全规过来和几个亲信过来。
严全规布衣出身,五年前年前来长安到处找世家自荐,却找不到什么门路,蹉跎近一年光景,正当他钱财耗尽不得不回乡之际,突然有一日被王府的人请了过来,自此便为豫王做事,这几年早就为李承秉过人的眼光及谋略城府所折服。刚才严全规在睡梦中被侍卫叫醒,听到是豫王召他去议事,一时还恍如梦中。谁不知昨夜豫王新婚,天才亮就已经开始处置政事。
一时之间,严全规也不知是错愕还是惊叹,赶紧批上衣裳赶来。
李承秉坐在书案前,严全规,王应青,陆振几人进来时看见他头发及衣裳,就知道是没好好收拾过,能让豫王如此匆忙,可见大都督康福海的份量着实不轻。
李承秉问道:“还没到开城门的时辰,他来叫门时是谁代为宫中传话的?”
侍卫道:“属下听闻是监门将军去宫中通传,路上曾在沈家停留片刻。”
李承秉面色沉静,眉心轻轻拧了一下。
王应青道:“不到时辰要开城门,需城门郎,监门将军和中郎将三个对勘合符,此事谁也拿不准主意,唯有去宫中请旨。若是别人来叫门,只怕没人理会,大都督节度三地,深受盛宠,到底是不同。”
严全规刚才一直听着众人说话,想到李承秉洞房之夜都不多留,他忽然想到什么,面色微变,道:“殿下莫非担心大都督有异心?”
这话一出众人大惊。大都督康福海这回上京的意图大家都明白,他原是任平卢兵马使,节度两地,领范阳大都督还是前年的事,当初康福海与宰相多有往来,与杨忠不对付,如今宰相谋逆病死了,他是为了探查朝廷情况,稳固圣心。
康福海善于钻营是不假,但要说他有反心,几人心里俱是打鼓。
严全规想着过去几年间,豫王目光长远,所料之事无有不中,他神色肃然,道:“陛下信重大都督,殿下打算如何做?”
李承秉淡淡看向众人,默然片刻,语气阴恻恻道:“我想叫他有来无回。”
————
李承秉走后,寝殿内静悄悄的,肖稚鱼稍稍一动,便觉得浑身骨头都像刚拼凑的,脑子也昏沉,什么都想不起,没一会儿又睡过去,直到外间传来景春叫起的声音,她开口应了一声。
门被轻轻推开,景春先进门来,走到床前将肖稚鱼扶起来,见她脸色发□□神也不济,再一看凌乱的被褥,扭头叫婢女进来。
端着水盆梳洗等物鱼贯而入两个婢女,都是这回肖稚鱼从肖家带来的,豫王府的宫女只守在外面并未入内。
肖稚鱼见身边都是熟悉的人,心里也就没那么别扭,起来梳洗擦身,换上一身干净衣裳,这才觉得舒坦许多。
宫女在门外提醒,今日要去宫中拜见。
肖稚鱼瞧了眼外面天色,不知李承秉去了哪里。
92?第九十二章
◎入宫◎
方才天亮时她听见有人来禀大都督的事,只是迷糊间没听清楚说的是什么,此时静心一想,她猜许是大都督要入京了。
景春为肖稚鱼梳拢头发,另两个婢女将备着的衣裳拿来,花枝绣纹朱罗衫,下面是八彩绫裙,裙料各一色,八幅缝成裙,极为艳丽夺目。衣裳在熏香架子摆了一夜,料子平整顺滑又带着馥郁香气。
肖稚鱼才换上衣裙,李承秉就从外面回来了。
宫女侍从有的打水拿帕子,也有的端茶送新衣。等了片刻,他便换了一身绛色袍衫出来。宫人已摆上早饭,有八仙盘,桃仁粥,还有胡饼和羊汤。李承秉坐下,朝内间看去。
肖稚鱼梳妆打扮完毕,听见外面动静,起身出去,坐到桌旁。
李承秉抬头看了她一眼,眉头微蹙,却没说什么,拿起筷子用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