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稚鱼笑吟吟的走在他身边,兄妹两带着人离了驿馆,朝街上走去。
因各地修道之人都往此处齐聚,街上商铺极多,沿途皆有叫卖声,往来行人如织,他们一行走得慢,路过卖糕点果子的,肖思齐还会停下来,问肖稚鱼要不要。两人说说笑笑,说些杂文轶事,颇得趣味。
这时拐角一条小巷里,却有几个壮汉正盯着街上,其中一人眼珠溜转,朝角落啐了一口,道:“没看见姓方的,倒是瞧见个好看的小娘皮,长得真是招眼。”
旁边一人拍他两下道:“瞎看什么,别误了公子正事。”
几人身后,正有个青年男子站着,他穿着一身绛色衣衫,直背劲腰,仪容俊美,他朝街上扫了一眼,立刻就知道这几个手下在议论的是谁。他淡淡一笑,瞧着斯文,说出来的话却粗俗:“这种姿色长安有的是,这件事做成了,回去让你们好好畅快。”
几个大汉心照不宣地笑出声,继续盯着街上。
【📢作者有话说】
这两天上班太累了,年底会议特别多,开得我脑袋发空,这是昨天一章,晚上还有一章
32?第三十二章
◎开门◎
肖稚鱼跟随肖思齐在城中逛了一圈,糯米糕,胡饼,糖丸子都卖了些,到了申时二刻,日头偏西,肖思齐便带着肖稚鱼回驿馆休息。他问仆从,知道郭令访友还没回来,只道他今夜有应酬。
到了晚上用饭的时候,郭令却匆匆赶了回来,身后还带着两个道士打扮的人。这两人来与肖家兄妹见礼,一个姓刘,一个姓方。肖稚鱼略有些奇怪,姓方的道人脸色憔悴,眼下一圈青黯色,瞧着像是许久没有休息好了。他比刘姓道人年长,对着众人却不怎么开口,全由刘道人出面寒暄。
郭令吩咐仆领他们去休息,随后便对肖思齐解释道:“刘兄曾与我有大恩,这一回遇上些难事,今夜在驿馆借住一晚,明日就走。”
肖思齐知道他行走在外,往来结交的不止是士族,外头形形色色的人皆有,也没多说什么。两人另聊了几句本地风俗逸闻,吃完饭后各自回去歇息。
肖稚鱼白天出去走了不少路,晚上沐浴出来,景春先给她绞干头发,用梳子梳顺,双手蘸些茉莉花油,动作轻缓地给她按揉头发。肖稚鱼路走得多,身上疲乏,此时放松下来,渐渐就有些犯困,眼皮合上,迷迷糊糊正要睡过去。外面突然传来砰的一声,似有人踢翻了什么,让她骤然惊醒。
景春奇怪道:“不知是谁毛手毛脚,砸坏了东西。”
用过晚饭,驿馆内堂各处都静下来,这时突然有一群壮汉闯了进来,驿馆仆从见状不好,上前阻拦,却被壮汉推搡到一旁,有机灵的已经去找驿长,这些壮汉分了两拨,前后院门皆看守住,其余人则上楼去。
很快敲门声一阵阵地响起。
外面的动静不小,肖稚鱼越听越觉得不对,坐了起来。景春立刻道:“我去瞧瞧。”说着便走过去,将门稍打开些,朝外张望。
二楼楼梯口垫着两盏灯,影影绰绰照着一群人,皆是虎背熊腰的壮士,他们正一间间敲着门。
景春第一眼还以为来了匪贼,吓得直瞪眼,再仔细一瞧,这群瞧着凶悍的人是在搜房间,从楼梯依次过来。
驿长这时急匆匆从后院跑了进来,怒目圆睁,发怒道:“你们是哪里来的,不懂规矩,当我这里是什么地方,由得你们胡来。”
他叫上仆从护卫,正要赶人,驿馆外又是一阵纷乱的脚步声,有个身着锦袍的年轻男子从门外进来,他二十出头,剑眉高鼻,五官深刻,是个难得一见的美男子。男子气定神闲,眼风扫来,招手让驿长过去。驿长镇日迎来送往,见过的人多,练就出一双利眼,这一打眼就看出此人气度举止不凡,他想了想,还是壮着胆子走过去。
男子低声说了几句,驿长脸色大变,再一看外面,见一队衙役守在外面,他眼珠动了动,将仆从叫来,吩咐道:“赶紧上去,说有盗贼藏了进来,每一间都要搜。”
驿馆仆从立刻跑上去,正好有被吵醒开门的住客,还没发火,仆从就陪着笑脸解释。
在驿馆留宿的都有些出身背景的,各家仆从出来,都要先怒斥几句,一时间楼上全是喧哗吵闹声,十分热闹。
郭令身旁的随从安平安乐两人挡在门前,板着脸喝道:“太原郭氏所在,哪有什么盗贼。”
太原郭氏是名门望族,无人不知,也是今夜驿馆内名号最响的,冲在最前面的两个壮汉对视一眼,面露犹豫。
安乐见状哂笑一声,道:“我家公子居所绝不会有盗贼,去别处看吧。”说着就要将人驱走。
突然有一道声音传来,“不知是太原郭氏哪位公子在此,莫非是固仙?”
固仙是太原郭氏大公子的表字,这样被提起,明显是认识。安乐刚才心头轻视一扫而空,抬头一看,从楼梯走来的男子样貌如此出众,他更不敢怠慢,拱手作揖道:“是郭家四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