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高的楠木箱,整整齐齐地码着银票地契等物。最上头压着一个沉甸甸的青瓜绿色的织锦布袋,拆开来,里面是十个小巧玲珑的金饼子。
箱子侧面塞着个折经装硬皮本儿,春杏拉开一看,上面一笔一笔详细写着银票数额、钱庄所在地,地契又分田地和铺面,都是有钱也买不到的一等良田,铺面里甚至有一家,是内城里可酿佳肴的正店酒楼。
莫说救小妹了,就光是这家酒楼的盈利,都够小妹平平顺顺安度晚年了。
这些东西没有凑整。粗略一数,良田千亩,银票六千多贯,铺面十几家。还有存在几家大绸缎铺子里的绫、绢、罗、棉,狐裘料子,存在金器铺子里没挑款式的首饰。
这泼天的富贵把春杏砸晕了,她手一软,将折本儿落在地上,半天都站不起来。
究竟是什么机缘,让这个人又是救他哥哥的命,又只因为她应了这场婚约,又如此阔绰地为他添妆。
兰世子原本口头承诺,是给她另备一份嫁妆做私产,以她对将军府的了解,现在是断然没有能力给她这样一份嫁妆的。
无论她敢不敢收这份嫁妆,就冲这份仗义,即便循王府有刀山火海,她也要硬着头皮去闯一闯了。
她将箱子搬进衣柜,又找了几件衣裳遮掩,转过身来,看见慌乱中将折本儿落在地上。
雀儿还等在外面,春杏将折本儿捡起来,发现里面还夹着半张信笺。
字如其人。信笺上的字迹舒展大气,骨骼苍劲,春杏捧在手里,只觉得胡凌云练字时用的字帖,上面的字都没有这般好看的。
信笺上端端正正用了春杏的假名,内容言简意赅:
“祝家大娘子鸣漪:
账目中所有田产、地契、金银,俱为生母秦国夫人留有私产,与循王府无关,现无偿赠予娘子。今后处置,全凭娘子一人之言。
兰鹤林赠。”
没有预设任何条件,有了这张字条,就是她不嫁给兰世子,也能够合法地将这座金山银山据为己有。
春杏能领会到,他特意用母亲私产来成全故人情意的用意。
她的目光落在兰鹤林三个漂亮的字上,感觉心里砰砰直跳。
这字条大概是现写了便送来的,反面的纸被墨水浸软,放在手心,还存着些湿度。
外面雀儿跑过来小声道:“娘子,您快些了。玉娘说今晚喊你去陪她用膳。”
春杏将折本儿夹住字条,小心塞到枕头下面,才出去。
玉娘已经和姜姨娘等在院子里,她招呼春杏:“将军进宫述职,被官家留下用膳了,咱们几个女孩子一起吃。”
春杏落座玉娘身旁,女使们端了三脆羹,一碟子猪梅肉姜丝饼儿上来。
姜姨娘将嫁妆礼单拿出来:“鸣漪,你也挑一挑。”
玉娘道:“原来大娘子的闺名叫鸣漪,很好听。”
春杏一笑,目光扫过饭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