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其实她很胆小,比谁都害怕、比谁都怕痛,可若她如此脆弱,她要如何改变命运?于是只能坚强,只能告诉自己,不要回头看。
她忍住眼泪,微笑看着赵六儿,‘六儿,记住了,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勇敢的,每个人都是从害怕与恐惧中,一点一点,慢慢变得坚强。有一天,你一定会比那个小女孩更勇敢的。’
赵六儿若有所思,看着她泪光隐隐闪动的双眸,点了点头。
*
众人在泊襄休养几日后,再度出发前往晋国太原城。
朱友文一入太原,便被召入晋王府,他虽身着布衣,身上伤痕累累,气势却依旧逼人,只是举手投足间少了一份戾气,多了份平静与内敛,彷佛一块尖石终于被磨去了棱角,不再伤人,可本身依旧刚强不可摧。
晋王府中人明知他是朱梁阶下囚,却丝毫不敢小觑,护卫们无不神情警戒,婢女们更是连偷瞧一眼都不敢,快速低头走过。
王府总管史恩亲自将朱友文领到了晋王府花园,晋王已在等着他,不远处的案几上放着一盘围棋。
朱友文上前拜见,晋王手下晋军与渤军交手数次,渤军防守严密、井然有序,不论用上什么计策,总是无法攻破,晋王早已暗暗对这年轻人心怀钦佩,如今见他虽沦落为奴,却依旧胸有谋略,率领战奴成功逃脱黔奴营投晋,这一点更让晋王折服且心中暗喜,此人若能为他晋国效力,灭朱梁只是迟早。
‘今日初见朱梁渤王,果真名不虚传。’晋王毫不掩饰语气里的赞赏,‘本王感念渤王愿以苍生为念,来我晋国并肩作战。初来乍到,你与那帮朋友一切可好?’
朱友文态度谦恭,‘多谢晋王挂念,一切都好。在下已不再是朱梁渤王,晋王不必如此称呼,我与那帮朋友都不过是朱梁逃犯,承蒙晋王收留安顿,在下替他们谢过晋王。’
‘言重了。本王才该感谢你,为天下苍生,愿意助我晋国早日终结战事。’
提及灭梁,朱友文心中仍是挣扎,不欲正面响应。
他毕竟曾为朱梁付出过一切。
朱友文沈思后,终道:‘若要在下助晋终结战事,尚有一事相求,还望晋王能够答应。’
‘请说。’
‘我仅愿助晋国终结朱梁苛政,之后盼能换得均王上位,均王年少仁义,颇有我大哥之风,更心怀天下苍生,在下希望届时两国能和平共存,让百姓休养生息。’
朱友贞为停止战祸,曾冒险潜入晋国说服晋王收兵,虽行为卤莽,欠缺思考,但那份仁义之心,却令晋王印象深刻。如今朱友文这么一推荐,晋王稍一推想便知,当时朱友贞冒险入晋,恐怕朱友文亦是幕后推手,兄弟俩都想早日弭平战患,不再伤及更多无辜性命。
晋王细细审视朱友文,见他眼神清朗,神态坦荡,晋王识人多年,自然看得出他是一心为他人着想,保朱友贞,留朱梁,晋梁从此和平共处,而非出于他自己贪生的私心。
朱家待他如此凉薄,见他无利用价值便下放为奴,可他却依旧为朱家如此着想,如此重情重义,实是世间难得。
‘能不能陪我这个老头子下下棋?’晋王忽道。
晋王率先坐下,朱友文跟着落座。
棋盘上的棋局原已下了一半,晋王将棋局全部撤去,重新拿出一枚黑子与一枚白子,放在棋盘正中央。
‘乱世中的抉择,说穿了,不过两件事。一是私念。’晋王将那枚黑子往前一推,‘私念者,不外乎私情与私欲,朱梁掌政,便是只顾私欲权势,心中无天下百姓。’接着又将白子往前一推,‘而你,则是被私情所困。’
朱友文目光盯住那枚白子。
朱温与朱友珪皆是为一己私欲而争权夺利,甚至不惜利用杀害血亲,而他明知朱梁苛政,却因自认是朱家人而选择盲目忠心,不问是非,一错再错,牺牲了多少无辜性命。
晋王见他陷入沈思,从棋盒里拿出另一枚黑子,落在棋盘上,开始布局,‘私情私欲,本就是人之常情,如同本王念念不忘复兴前朝,也是感念其提携。如今为了苍生,本王承诺,只要朱梁暴政不再,必尽力促成双方和平共存。’
朱友文略感讶异,他原以为晋王会感到为难,毕竟灭朱梁后统一天下,复兴前朝,一直以来便是晋王志愿,如今他竟愿意保留朱梁国号,甚至领地,只为了尽速平息战火,还百姓一个太平。
战乱,已经够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