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39年,也即秦王政八年,相国吕不韦荐长安君成蟜出征伐赵,秦王政准其议,派精兵十万。
成蟜率领大军,兵分两路攻赵,以平定上党反叛,然成蟜攻蒲鶮,受空城之计,随后成蟜在此驻军,秦军兼代管理事务,军民纠纷繁多。
与此同时,赵、魏,楚三国暗中合作,骚扰秦军前线,加之赵国骑兵骚扰,致秦军军用物资匮乏,日益艰难。
长安君成蟜以及嬴和将军要求持续作战,遭吕不韦否决。
物资匮乏之际,赵国率20万大军突然大举反攻,成蟜被围。此时,秦军面临内缺粮草,外无援兵之窘境[1]
千里之外,巍峨的咸阳宫中,文武百官慷慨陈词,滔滔不绝。
“大王!长安君和嬴和将军被围半年之久,粮草殆尽,为今之计,当立马派兵反攻,解秦军之水火啊!”有大臣激昂慷慨,情绪之激动,引得口里的唾沫星子溅得老远。
他慷慨陈词不顾形象,旁边的大臣可就遭殃了,这不,因为离得近,他头上的冠帽都粘有那武官的唾沫星子,量虽少,威慑力却极大。
太埋汰了,感觉自己都不干净了!
旁边的大臣往一旁挪一挪,心情烦闷地整理一下袍服,这才陈词:“大王,臣觉不妥!”
“哦?说来听听。”高座之上,嬴政半抬眼皮。
他头戴冠冕,一袭长袍,墨发利落束起,面容线条流畅利落,虽在看着朝臣,可眉眼间毫不掩饰睥睨天下的霸气。
“臣闻敌不攻城,心忧其中会不会有什么埋伏?”
“能有什么埋伏?”有大臣听到这眼冒火星,蹭的一下接话。
“尔不过一介文人,纸上谈兵岂知前线烽火之惨烈?若吝于发援兵,待敌军成合围之势,我大秦儿郎将曝尸荒野,永难归家。他们都是我军骁勇,家中孩子,你于心何忍?!!”
“况且,赵魏楚合纵乃困兽之斗徒作虚张,我泱泱大秦有何惧?今若疑其诡诈而怯于驰援致我军孤立危境,岂不是让将士寒心?……坐视危困,你居心何在?!”
武将战斗力……果然强!
文武百官听得目瞪口呆,多少都瞟一眼方才说话的文官。
文臣脸果然猪肝一样的红。
莽夫一匹!莽夫!
什么叫他一个文臣只会纸上谈兵?这明明是思虑周到!!
莽夫!莽夫!小心日后受车裂之刑,尸骨无存!!
这之后,派兵与不派依旧吵的厉害,嬴政坐在高座单手扶额,耳听争吵,未言半语。
又过了一会儿有典客自信开麦:“臣以为——”
嬴政觑了他一眼,虽未言半语,却气势摄人。
满朝文武也望向那人。
焦点中心,掌少数民族事宜的典客就谦虚谨慎地说:“大家说的都有理……”
得,和事佬一个!文武百官翻个白眼,细语起来。
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