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自然是有玩伴的,不过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从前各国频频交换王子以防止战争,也名质子,他的父亲嬴异人曾就是留赵的质子之一。他出生那年,正值长平之战结束,武安君白起屠了赵国四十万大军,自此他和阿母赵姬活在赵人的仇恨下,如履薄冰。
那时他有一个朋友,名叫姬丹,燕国留赵的公子。
相似的经历,很快,他们成为了朋友。
可九岁时他回到了秦国,继而被立为王太子,再到现在的秦王,算算时间,他和姬丹已有数年未见了。
【阿父亲政后姬丹又来秦做质子了,那阿父岂不是能见到儿时玩伴了?】
嬴政眉心一动,呵,他还是那么不受宠,竟被燕国弃了两次……
【不对啊,史记和资治通鉴都说姬丹来到秦国因为被怠慢就和阿父闹掰了,呃,好好的挚友怎么就闹掰了?】
又是这个史记,此乃何人所作?失于直笔,妄述是非,若被寡人抓到定要施以作刑!!嬴政无语的不行,他堂堂秦国之主,怎会故意怠慢曾今朋友?
虚妄之辞!
“不要转移话题,你还没告诉寡人为何这么喜欢他们?”
【不仅我喜欢,阿父以后也可喜欢他们呢……蒙家三代从军,蒙恬蒙毅日后一文一武,可为大秦做了不少贡献呢!嫪毐之乱里,他们两就帮了很大忙!】
嬴政不说话了。
蒙氏三代确实是衷直之臣,蒙骜是,蒙武是,蒙恬和蒙毅那两个少年他也见过,依然让他感到了强烈的正气清直之风。
蒙氏三代可堪重用!
嬴岳:“他们是我大秦未来的花朵,有大志向,我喜欢!”
“大志向,你可有什么志向?”
“有啊,但是现在不跟阿父说。”
【志向得藏在心里】
这话有点道理,嬴政也能理解小孩想藏起来的心理,就没接着问。
“阿父,你身旁的内侍呢?”嬴岳问。
“遣其行事去了。”
“唔……”嬴岳了然。
……
夜晚,蒙府气氛格外压抑。
蒙武看着耷拉着脑袋的两个少年,怒从心来。
“今日之举,逾矩甚矣。”他大概了解了事情的经过,觉得两人太失了分寸。
公子是大王之子,怎能直呼名讳?又怎能以朋友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