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荷百感交集:“怪不得当年娘亲会将我托付给姑姑,姑姑原是她最信任的人。”
张秀花含着泪,重重点头。
往事如烟如雾,有难过,亦有幸福,但一切都回不去了。
两人正闲聊着,春兰突然进屋,冲着苏荷噗通一声跪地:“求小姐行行好,救救我的朋友吧。”
苏荷急忙将她扶起:“咱们是姐妹,别动不动就跪。”
又问:“究竟发生了何事?”
春兰急得语不成句:“小莲……小莲出事了。”
苏荷一时没听明白,“小莲?”
“就是……就是上次偷偷告知咱们何曼云要扣嫁妆的那个姑娘,估计是被何曼云发现了什么端倪,现下已被打了一顿板子,正关在柴房,说是明日清早要带到西市去发卖了,眼下世道艰难,还不知小莲会落到何处,若是落到窑子里……”
春兰声音哽咽,再也说不下去。
“别慌、别慌。”苏荷轻声安抚她,转而问:“当真是在西市发卖?”
京城有两大口马行,一个在西市,另一个在东市。
而所谓口马行,便是混合着奴仆与牛马交易的市场,在颠沛流离的那几年,她与张秀花也常被人捆绑着,与一群牲口站在一起,任人挑选。
奴仆之命,贱如猪狗牛马也。
她又补了句:“须得确定好发卖地点才好营救。”
春兰想了想:“听车夫说,府里的管事是吩咐他明早去西市的,应该错不了。”
苏荷应了声“好”,转身去案前写信。
随即将信叠好,再从木柜里拿出一袋银子,一起递到春兰手上:“你去平安巷找青叔,让他明早带你一道去西市,买下小莲。”
青叔是个六旬老头儿,也曾是苏荷救济的饥民。
当初因他浑身生满脓疮,她便将他安置在别院的杂物间里养病,回城后又在平安巷给他租了屋子,没成想这老头儿病愈后却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在城中修鞋卖豆腐,竟将日子过得风生水起,且还时不时地救助一两个老弱妇孺。
如今平安巷的屋子里住了好几个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饥民,大家搭帮着在城里自立更生,做小生意、讨生活。
春兰掂了掂那袋银子:“小姐给的……是不是太多了?”
往常在口马行买个丫鬟顶多也就二十两银子。
“只能多不能少,以确保不出岔子,余下的银子给小莲,让她先在平安巷里安顿下来。”
春兰连连点头,道了声:“多谢小姐。”
苏荷答:“你我之间不必言谢,快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