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沈舟贺放下水杯走过来,见江颂看着自己,弯下腰凑近亲了亲:“怎么了?”
“没什么。”江颂被他亲得眯起了眼睛,
“……就是终于有了生活走上正规的实感。”
因为生孩子的事,江颂的演艺事业被迫停了一年。等他再次回到公众视野里的时候,林可悦的电影《戏》也正式上映了。
他作为里面的重要配角,在预告片里就占了不少的篇幅,在网络上吸引了一大片舔颜党:
“00:17的那个是谁,好漂亮!”
“卧槽,这怼脸怼得我心跳加速了都”
“这是江颂?你告诉我这是江颂?他这也太好看了吧!”
“为了这个镜头我可以贡献一张电影票,不敢想象在大荧幕上看到这张脸我能有多爽”
他的镜头被截下来投给了各个营销号:
“@磕颜bot:江颂,《戏》”
“@这张脸是上帝的杰作:江颂”
甚至带着这个预告小小地出了圈。
因为本是低成本电影,主创对票房没有任何的期待,只求口碑,但意外地在好评发酵之后,还带动着票房小小地回升了一波。
随之而来的,是江颂口碑的大爆发:
“江颂演技这么好我是没想到的”
“他在雪里死掉的那段我在电影院嘎嘎哭,去看的话建议备纸”
“电影值五星,江颂的表演也值五星,和他演对手戏的那个男演员有几幕都没接住”
“太震撼了,江颂居然不是花瓶……说好的美丽废物呢?”
同年十一月,江颂获金鸡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次年,进组多部大制作电影;作为选秀节目的特邀嘉宾出席,成为徐云野的临时导师。
后年,参演的科电影在春节档上映,口碑票房双丰收。
有人在观影的时候遇到了坐在后排角落里的江颂和沈舟贺,于是在影评里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电影院遇到了江颂和他的丈夫。
不是大荧幕里的江颂,也不是综艺里的江颂,而是实实在在的,活生生的,坐在普通观众席里,会因为电影情节小声笑出来,会歪头靠在他丈夫肩上的江颂。
我注意到他,是因为某个瞬间,我无意往他的方向多看了两眼。毕竟那张脸太出色了,就算他带着口罩,我也能从他那眼睛上窥视出一点。正好在我犹豫着“该不会真的是他吧?”的时候,他忽然微微侧头,注意到我的视线,然后轻轻眨了一下眼。
不是爱豆营业式的wink,而是一个带着点狡黠的、近乎玩笑的眼神,像是小孩子偷偷做了件有趣的事,恰好被你发现。我甚至不确定他是在对我,还是因为仅仅察觉到了视线,自然而然地给出了回应——就像普通人走在街上,发现有人在看自己时,也会下意识笑一下那样。
后来我就专心看电影去了(笑)
毕竟电影还是精彩,到散场时,灯光亮起,我又忍不住看向他俩,正巧看到江颂的丈夫伸手护了一下他的后背,防止被人群挤到,而江颂也把脸埋进了围巾里,眼角弯弯的。
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或许真正的温柔就是这样。
不是刻意营造的亲和力,而是哪怕在无人注意的角落,也依然对世界保持着某种轻盈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