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美滋滋地收了钱,开车回南区,晚上煮了一锅莲藕猪蹄汤,拍照发了朋友圈,排除掉沈恒川和贺珵禹,仅对他穿过来后认识的几个人可见。
配文是:“补充点胶原蛋白。”
李行等人点了赞。
之后两天,关于项目公司内部整改的情况逐渐趋于平稳,张翰城等人虽然还是不死心,偶尔会到集团找贺珵禹,但最初的激动情绪明显被消耗殆尽。
这段时间贺珵禹对谁都避而不见,几乎很少到公司来,除了一次让沈初时送他回家,也没安排其他工作给沈初时。
沈初时乐得清闲,没事就刷刷手机,摸摸鱼。
周五,贺珵禹忽然让王端把之前来找过他的那些人都叫到集团开会,陪同他参会的除了王端,还有李行、郑慧。
沈初时以为没自己什么事,正准备继续摸鱼,就听李行叫他:“小时,开会。”
“哦。”沈初时揣上笔记本,还有那个卡皮巴拉保温杯,乐颠颠地跟过去。
最近他摸鱼摸得都有点无聊了,正好换换口味,去看热闹。
会议室里,集团一部分分管项目公司的副总,以及以张翰城为代表的项目公司负责人都到齐了。
贺珵禹单刀直入的开场:“听王端说,你们对这次下发的整改方案很不满意?”
张翰城挪了挪屁股,想要开口,却被坐在贺珵禹旁的一个副总抢了先。
这人叫杨坤明,是贺氏的开朝元老,一声语重心长的“珵禹啊”,就表明了自己的地位。
“好端端的,怎么忽然要对项目公司进行整改呢?”
“杨叔,你知道政府去年有多少项政策变动吗?”贺珵禹在称呼上也给足了对方面子。
杨坤明面露困惑,似乎不明白这两件事有什么关系。
“与房地产有关的重要政策六十五项,一般政策有近百项。”贺珵禹说,“可我们公司仍然沿用着以往的规定,以往的办事思路和流程,你觉得这样真的没问题吗?”
杨坤明没办法反驳贺珵禹的话,但看起来仍然不愿妥协。
“贺氏就好比一艘大船,市场是汪洋大海,政策是风向和海流。风向和海流都会变,身为船员,我们是不是也要及时调整船帆的角度,修补船上的漏洞?”贺珵禹继续问道。
杨坤明不说话,其他人也不表态。
“还是你们对贺氏这艘大船能航行多久,会不会沉都无所谓?”贺珵禹眸光变得犀利起来。
“珵禹,你怎么能这么说呢?我们怎么会不希望贺氏好呢?”杨坤明说道。
会议室里发出窸窸窣窣的表态声,都说肯定是希望贺氏能长期发展下去。
沈初时坐在李行后面,一边喝枸杞茶,一边欣赏众人的表情。
看这些人被贺珵禹牵着鼻子走,不比刷手机好玩?
“可也不能推行到所有项目公司啊,我们可以一步一步慢慢来嘛,你这样太着急了。”杨坤明又换了个新角度。
“那应该先从哪家项目公司开始推行?”贺珵禹身子靠向椅背,目光瞄向张翰城,“A市项目公司?毕竟离集团最近,可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张翰城一脸不快。
“不然……”贺珵禹又瞄向另外一个项目公司负责人,“从你们T市的项目公司开始推行?”
T市的项目公司负责人一脸不情愿。